她当即去了主殿,就见刘贤妃坐在小餐桌前,默默地垂泪。
赵宁儿依偎在她膝下,仰着脸担忧的看她:“母妃,这是怎么了?父皇为什么走了?”
刘贤妃见到她,忙擦了擦眼泪,努力掩饰住情绪,道:“没什么,你父皇是有朝政要忙,所以离开了,你不要多想。”
赵宁儿定定的看着她。
刘贤妃也看着赵宁儿,她这才似乎发现,自己的女儿已经长大了,不再是那个三言两语就能糊弄过去的懵懂无知的孩子了。
她深吸一口气,这才将实情说了。
原来温贵妃为了验证门不当户不对的低嫁是否会幸福,特意将京城中那些大户人家出身的低嫁贵女都请到了昭纯宫,慢慢的交谈询问。
最后的结果不仅让温贵妃沉了脸,刘贤妃的脸色也白了。十几个大族出身的女子,低嫁到不同的府邸,不同性情的人府中,感觉到幸福的却只有一位夫人,且这位夫人和自己的夫君是自幼相识,是自小的情谊。
温贵妃和刘贤妃细细说了自己打听来的李家的情况,李观棋木讷无趣,其母韦氏更是粗鄙不堪,公主如果真的嫁到了这种人家,几乎可以想见,以后的生活是多么的窒息。
刘贤妃一向是个胆小怯弱的,但是这一次为了自己的女儿,她一定要改变弘正帝的心意。
只是没想到,弘正帝只是听她提了个意思,就勃然大怒,起身离开了。
可见皇上对这门亲事的执着。
赵宁儿心中沉重,又很是感动。感动的是温贵妃竟然会为了自己的事情这般费心,可见她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沉重的是,即使这么多人为自己开口,父皇的心里依然对这门亲事不肯放手。
在他的心中,女儿的幸福和李家的荣耀,到底哪一个更加重要呢?
赵宁儿有些迷茫了。
但是不管如何,她现在和展苗枝已经互通了心意,她是绝不可能嫁到李家去的。所以,她一定要破坏掉这门婚事。
只是,该从哪里下手呢?
对了,韦氏。
李家的人,父皇常见的只有李和塬,李默竹和李观棋父子三人,李府后宅的人父皇一个都没有见过,前一世自己嫁到了李家,韦氏磋磨自己不说,就连长房的那位嫂子也是隔岸观火,不时讽刺自己几句,只有李默竹极力劝阻过李观棋几次,结果李观棋回到公主府,对自己越发恶劣。
后来隐约听小丫头们说起,少奶奶下令,不允许任何人把公主府的事情告知大少爷。
李家除了李和塬和长子李默竹,竟然没有一个好东西。
赵宁儿在心里盘算已定,决定采取行动。
她打扮一番,去了崔皇后的未央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