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章 熊完代国(1 / 2)

老楚王病重至今,一直不听政。

昨天太子刚刚归楚,父子相见,今天便号令文武百官来听政。

任何人都嗅到了一丝异样气息:楚太子很得楚王欢心。

熊黾满腔怒火。

楚三户的官员们神色凝重。

文武百官行列中,却有一个三十来岁左右的美男子,神采奕奕。

太子归楚,他,想捉住这个机会。

“宋玉,你竟敢在楚王面前编排本官!”突然一声怒吼在这个美男子身后响起。

来来往往赶向政殿路上的人,无不侧目。

华夏古代四大美男子——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

这个美男子,正是那宋玉。

宋玉是屈原的弟子。

屈原被楚三户排挤后,宋玉本来心灰意冷,想离开楚政怪圈。

但是屈原老师希望他能留下来,静候佳机,伺机扭转乾坤。

宋玉尊师,自然听从。

只是留在楚政坛上,因屈原弟子的身份,处处被楚三户排挤。

楚顷襄王甚至也不敢重用他。

楚顷襄王病重,楚太子新归,根基薄弱,这也许是一个机会啊。

而刚才怒吼宋玉之人,便是登徒博。

登徒博何人也?

历史并无记载,但是却被宋玉用一篇辞赋把名声搞嗅,万世流传。

登徒博和宋玉不和。

到未生病的楚顷襄王面前搬弄是非,说宋玉仗着自己长得好看,到处沾花惹草,祸害美女。

楚顷襄王不地道,直接把宋玉叫来,说登徒博如此编排他。

宋玉是个文采飞扬的辞赋家,历史赫赫有名。

这登徒博一下子就惹火了他。

宋玉直接作了一篇《登徒子好色赋》出来:“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这辞赋的大体意思是:宋玉有一个邻家美女,美若天仙下凡。她在自己家的墙上窥视宋玉长达三年,可宋玉却一直不为所动。而登徒子则不然,他不仅娶了一个奇丑无比残疾之女做老婆,还跟她生了5个儿子。大王您明察啊,我宋玉是正人君子,而像登徒子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好色之徒。

这篇辞赋影响之大,在文学史上绝对算上数一数二的。

其中“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的名句,不知道多少文学骚客惊叹,幻想那宋玉邻居美女有多美。

而其中的“登徒子”就是登徒博本人啊。

“登徒”是姓,“子”是指男子。姓登徒的男子,不就是登徒博吗?

其实,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登徒博不能算好色。相反,他是个忠贞如一的好男人。登徒博娶了一个丑妻,但却能跟她相亲相爱,还育有5个孩子。像这样的人,完全是不以貌取人、忠于爱情的楷模,并不是移情别恋、始乱终弃的“陈世美。

而宋玉攻击登徒博,用的完全是混淆是非的诡辩之术,他用“蓬头挛耳,齞唇厉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等词语,来形容登徒博之妻的丑陋,并试图说明:登徒子连这样的丑女都喜欢,那么他一定是个好色之徒。

这篇《登徒子好色赋》问世以后,登徒子便成了好色之徒的代言词。

登徒博本来是不知道这辞赋的,只是后来病重的楚顷襄王玩弄郑袖之是,说起这趣事,这才传出楚宫。

登徒博贻笑大方,沦为天下笑柄。

难怪登徒博如此气愤。

他被钉在羞辱柱上,扣都扣不下来的那种。

宋玉正色:“你中伤我在先,又何惧我辞赋?”

登徒博恼羞成怒:“你们这些文人骚客,骂人歹毒!我与糟糠之妻本是恩爱,我忠贞不二,孕五子,何如成为你辞赋中好色之徒了?你竟然如此诽谤我!”

宋玉其实何尝不知?

只是登徒博在楚王面前搬弄是非在前,他这篇文章其实更多的是写给楚顷襄王看的啊!

借登徒博事件,写出此辞赋,想点醒楚顷襄王莫要沉溺于女色的啊。

谁知道楚顷襄王到处宣传呢。

宋玉却也不想此辞赋传播之广,但是文人傲骨,却也容不得他低头。

宋玉冷哼:“我诽谤于你?那又是何人,先诽谤于我?”

登徒博哑言,手指宋玉,气得哆嗦,直接晕倒。

有侍从急忙过来,扶着登徒博离去。

熊完此时正好来到,目睹一切。

轻笑一声,对着宋玉微微点头,便步入问政宫。

宋玉不识熊完是太子,其他识得熊完之人,也不出声。

宋玉只当新来官员,也是点点头,步入问政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雄伟的问政宫中。

楚国文武百官左右站齐。

熊完直接站文官行列首位,位置更在景鲤令尹之前。

宋玉看到此景,哪还不知道那个对他微笑点头的少年郎,竟然是太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