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陈志远,王徵开始投入蒸汽机研制工作。数百号工匠,还有自己带来的十名学生,以及陈志远从各部门调来的三十名机械人才组成了蒸汽机研发团队。
第一台蒸汽机,王徵定义为原理机。王徵对于原理机的定位是一个月内试机。对于陈志远提供的三胀机的复杂组构暂且放置一边。原理机的构造选用单缸组构,只需通过曲柄连杠结构带动轮子持续转动并且验证陈志远提出的滑阀组构便算成功。
王徵用了二十天时间,依照图纸制造了两套蒸汽机的零部件。十一月初二,第一部蒸汽机组装。陈志远也到达现场参与指导。
原理机锅炉采用圆筒状卧式锅炉,燃烧室 建在圆筒里, 炉床底部装有多块活动炉箅子(呈犬牙交错状),这是它与普通锅炉火床的不同,普通锅炉的炉箅子都是死死的固定在炉床底部,蒸汽机车炉床的炉箅子可以通过搬动操作杆活动,犬牙交错错缝就能漏掉灰渣同时增加进气量。
蒸汽机车火床炉箅子下部设有封闭式炉灰箱,借以接住漏下的炉灰渣。
锅炉前端,烟窗穿过锅炉然后向上伸出锅炉顶部组成烟窗。
陈志远观察了好一会儿中空宽大的烟窗,然后对王徵道:“老王,你看,这中空的烟窗直接排掉烟气,热量损失过,这水箱前端,将烟窗设在底下,而且烟窗不能做成中空大管状,而是做成由多根小管组成的蜂窝状带气管,增加换热面积,吸收烟气余热。烟窗上方,再设计一套过热空气收集器,利用烟窗辟加热空气,再通过蜂窝状导气管穿过水箱,然后吹入燃烧室,增加炉膛温度。”
王徵点点头,便安排人员重新改造水箱。十一月十二日,蒸汽机的锅炉系统安装完成。开始组装蒸汽机的汽缸、底座、活塞、曲柄连杆机构、滑阀配汽机构、调速机构和飞轮等动力转换部分。
十一月二十三日,双眼布满血丝的王徵兴奋地下达了点火命令。
加热了一段时间,王徵看了看汽压表,蒸汽已经达到工作压力值,他亲自打开蒸汽阀门。随即,随着呼哧呼哧的响声,汽缸活塞开发带动曲柄连杆机构往复运动,而曲柄连杆机构又带动飞轮进行圆周运动。
蒸汽机果然能够持续输出动力了,王徵强忍住心中的兴奋,对研究人员下令道,各位不能因为小成就就飘飘然了,给我认真检查各零部件状态,保持机器长时间运转。
“报王院长,汽缸活塞密封度不够好,盘根密封盘漏汽过大,蒸汽回收冷却系统回汽过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