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往最前边转——
两晋时期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的书法传承了下来;
那之后呢?
盛唐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书法名家的辉映彰显接力成功了!
到了宋朝呢?
我们很早就提到了当时四大书法家——书法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
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宋徽宗赵佶不仅书法是卓然成家,也十分擅画。且这两项都很有特色——
先说宋徽宗的书法。
他在最初学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杂糅各家,取众人所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体。
这是徽宗在书法领域里最具独创性的成就。
作为楷书的一种风格流派,瘦金体以其清朗峻峭的面貌迥出时流。
它的特点是瘦直挺拔,侧锋如兰竹,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所谓“如屈铁断金”。
所以对于“瘦”大家是不是就不难理解了啊!
汉字书法线条可粗可细,颜真卿楷书厚重宽阔,许多人写颜体少了刚硬,容易变“胖”。
“胖”就有“松”“散”的意思。
而与这些相反的瘦金体——“瘦”是线条的“紧”“窄”;“金”是金属,是青铜,也是黄金。“金”是一种闪烁的光,是线条的锋芒毕露。先秦工艺流行“错金”,在青铜器中嵌入金丝或银丝,金银细丝在颜色沉暗的青铜表面闪闪发光,展现“错金”之美;
宋徽宗把汉字线条做得锋芒毕露,“锋”与“芒”都是汉字美学的禁忌。
书法讲“藏锋”,正是因为整个儒道的主流传统都不鼓励“锋芒毕露”。因此宋代四大书法家直接踢掉了他!”
*
各朝各代的人看着天幕随着讲解,宋徽宗的《牡丹诗帖》也展现了。
错金工艺也被展示。
细腻的语言就这样“活”过来了,“活”在众人眼前!
所以众人直直见到——“瘦金体”了,原来是这般的“锋芒毕露”!
它真的是是交错着美与毁灭的魔咒。
它“瘦金体”不藏锋、不妥协,宁为玉碎,在整个帝国死亡的边缘,书写下美丽的诗句。
被惊艳的人皆被震惊,无感的人则对此嗤之以鼻。
*
“
这种书体,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书体,赵佶把它的艺术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后代习其书者甚多,然得其骨髓者寥若晨星。
即使《书史会要》也很推崇——“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
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楷书瘦挺爽利,冷艳如兰;笔法苍劲,笔墨不浮.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书法已经讲的很多了,就先到这儿了!毕竟这些可都不是重点啊!
那不是还剩下一样吗?
所以那画呢?
画技画法也很受人推崇哦!
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
现存带有宋徽宗款识的画数量并不少,其中既有精巧绚丽的重彩画,也有朴拙粗简的墨笔画,往往都是各家博物馆的重量级展品,如《竹禽图》、《柳鸦图》、《写生珍禽图》、《枇杷山鸟图》……
而除了个人创作呢?他还有什么艺术成就呢?
喜欢爆!系统44驾到:直播通古请大家收藏:爆!系统44驾到:直播通古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