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豆小说阅读网>都市言情>爆!系统44驾到:直播通古> 第153章 第五次直播任务6大礼议事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3章 第五次直播任务6大礼议事件(1 / 2)

朱棣想到,没错啊!

的确,到万代子子孙孙的确不可能,不然现在肯定还是秦朝的天下!

但这脑洞未免太大?或者……或许真的有那么玄妙?

他不禁浮想联翩!

“……

这是后来的事情了!

可刚一开始,嘉靖皇帝朱厚熜想彻底改换门庭,所以才有这大胆——这样惊天的决定。

消息刚传出,便遭至以大学士杨廷和为首等各路大臣的坚决反对

一一一

朱厚照尸骨未寒,怎能如此刻薄?

一场浩浩荡荡、旷日持久的大礼议之争由此拉开大幕。

这是新皇帝与各路朝臣之间的对诀,这是皇权与文官势力的对诀,这是一场勇气与胆识的较量,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从踏进紫禁城的那一刻起,嘉靖便身置于漩涡中心。

这次对决,整整三年!

从开始的理智斗争到后面的无脑冲冲冲,事情变得越来越扩大!

嘉靖先拆借国库资金,用金条贿赂反方的领头羊。

但他被弄得灰头土脸,文臣坚定如一,婉拒政治献金。

接下来双方你来我往,相互推搡,一局比一局高明。

斗至最酣处,嘉靖成功培置岀新人,逐渐扭转局面,践行着皇权。

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在文官集团的强力“对抗”之下,嘉靖勉强同意称父亲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母亲为“本生母章圣皇太后”。

尊封祖母邵氏(明宪宗贵妃)为寿安皇太后,孝宗皇后为“圣母昭圣慈寿皇太后”,明武宗皇后为庄肃皇后(孝静毅皇后)。

“本生”二字可就很有意思了!

这是在实际上只是表示承认嘉靖皇帝的生物学父母,但宗法上他还是需要称孝宗为“皇考”,称张太后为“母后”,事实上还是被过继到了孝宗名下。

不过皇权的力量以及嘉靖本人的决心起到了最大的作用。

过了几个月,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十二日,明世宗诏谕礼部,十四日为父母上册文、祭告天地、宗庙、社稷。

嘉靖不承认文官搞的那一套!

朝臣一片惊悚,集体跪在大殿外,据理力争。

所以——

两百余位朝廷大臣在左顺门跪请嘉靖改变旨意。

嘉靖在文华殿听闻门外哭声震天,命太监传谕大臣们退朝,但群臣直到中午仍伏地不起,企图迫使嘉靖屈服。

杨慎(杨廷和之子)等人撼门大哭,“声震阙庭”。

嘉靖震怒,令锦衣卫逮捕为首者八人,下诏狱。

此举令其他人更为激动,冲至左顺门前擂门大哭,朱厚熜再下令将五品以下官员一百三十四人下狱拷讯,四品以上官员八十六人停职待罪。

张璁的《大礼或问》解决了这个问题。

“汉哀帝、宋英宗为定陶王、濮王之子,是因成帝、仁宗无子,皆预立为皇嗣,养于宫中,尝为人后……今武宗无嗣,此次属及,此皇上之有天下,真犹高皇帝亲相授受者也。”

朱厚熜欣喜若狂,大学士杨一清附议:“张生此议,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就这样,他利用张璁(后改名张孚敬)、桂萼等的支持,提拔他们成为新贵,并封两人为翰林学士,专负责礼仪事项。

七月十六日,明世宗为母亲上尊号“章圣慈仁皇太后”。

七月二十日,锦衣卫请示如何处理逮捕的大臣,明世宗下令四品以上官员停俸,五品以下官员当廷杖责。

左顺门廷杖后,反对议礼的官员纷纷缄口,为时三年的“大礼议”以朱厚熜获胜告终。

从七月十五日起至二十八日,将反对大礼仪的朝臣一举拿下,因廷杖而死的共十六人,共计梃杖、收监、下狱、流放者达一百六十三人,其中包括杨廷和之子杨慎。

通过“大礼议”事件,通过拉拢一派打击一派,经过三年半的斗争,嘉靖皇帝在这次较量中最终获胜,成功地给父母上了尊号,在较量中学会了如何使用君权,于是也取得了“权力”斗争的胜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