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科跟考察团去过日本。
当时大领导在日本工业园区的好几张照片都是他拍的。
在国内的主流纸媒上刊登出来。
那该是潘科这一生最高光的时刻。
他现在能在省委宣传部担任副职,也全靠那时的高光表现。
潘科心里很清楚,他的志向并不在往上爬多高。
而是将他毕生钟爱的摄影给玩到极致。
再有两年,他该退了。
有位朋友曾说,替他找好团队,去可可西里,去拍藏羚羊……
可是他心里很清楚,他在位的时候,如果都没有去。
退下来后,就不可能再有什么团队。
当然,他自己也是要去的。
从这一点也看出,潘科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摄影上边。
因此,摄影大赛组委会才请他来当评委。
再直白一点,潘科现场指个一等奖出来,也没人敢反对。
倒有点像古时候的科举。
只是古代科举,好歹还有几个大佬争得面红耳赤。
在这里,潘科说一就是一,即便报影协会的会长是潘科多年的好友,他也不会为了这点小事跟潘科拉扯。
而是很关切地走上前来,“潘部长,是选到心仪的作品了?”
潘科紧锁着眉头,拼命地收着下巴,把双下巴硬生生地挤出了百叶窗的效果。
只看他虚闭着眼,拉开与照片的距离,郑重地突出自己老眼昏花,但同时把这张照片的含金量给抬得还蛮高的。
于是,会长也仔细地欣赏起这一幅作品。
其余几个评委都靠了过来。
都朝会长看。
要是特么的谁沉不住气,抢了这马屁首拍,搞不好就会被会长日燃火。
这点逼数,他们还是有的。
会长审了半天 ,“潘部,这幅作品通过光线所呈现出的质感和色彩。”
“在影调上,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色彩上,让人觉得温暖,倒是跟照片主题这小康之路四个字很是契合。”
都以为会长是张口就来。
可是会长拍马屁的时候也是要看潘科表情的。
通常,像潘科这种老油条,喜怒是不形于色的。
但以他和会长的交情,表情中的细节就会很丰富。
特别是会长说到这一句的时候,潘科就有一种被人挠痒痒的感觉。
很舒服,但是还没有挠到最痒的那个地方。
于是就晃着下巴,有示意会长再接着往下讲的意思。
会长也明白,他离潘科最满意的那个点,只差一点点而已。
会长知道“小康之路”是关键所在。
于是柔声一转,“不过,我刚才说的那些,都不是潘部长所关心的。”
“这副作品,真正打动潘部长的,是主题,是这副作品的中心思想嘛。”
会长旁边那几人神情复杂:卧草,你这迂回,也太迂回了吧?
这一个大方向盘差点没把他们的腰全给闪了。
不过他们没有急着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齐刷刷地朝潘科看去。
老潘最痒的地方被会长挠到了,他舒爽地闭着双眼,就连点头的时候,也是慢动作,就差没缩脖子了……
潘科点头道:“其实,不论从光线、影调、色彩各方面来看。”
“作者虽然有些水平,不过还是稚嫩了一点,看看这明暗对比,是不是有点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