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桌子是不可能掀桌子的,永远都不可掀桌子的。
胡敬富的时间还没到。
现在得罪他没有那个必要。
彭清元其实很幼稚,就像一个跟大家出门蹭饭局的孩子。
当着一大帮叔叔阿姨的面,“爸,我吃饱了,给我十块钱,我和他们去玩。”
他知道家长当着外人的面是不会翻脸的,这个时候要钱最好要。
这不是跟小孩子一样吗?
场面温度下降,眼看要冷场,考验王兴汉功力的时候到啦。
话事人之间的拉扯在各种场合当中都是屡见不鲜的。
文明一点的就阴阳怪气。
粗暴一点日爹骂娘的也见怪不怪。
在发生这种事的时候,一定是要有人圆场的。
否则事态再往下发展,可能就会发展到一个不可开交的地步。
假设一下。
姚兰溪跟胡敬富撕起来,王兴汉只负责吃瓜。
姚兰溪不顾后果:死活不同意胡敬富的决定。
胡敬富不顾后果:老子是行政一把手,搞经济,搞建设,搞发展我说了算,你不同意就拉几把到,我摆烂。
最终一拍两散,学习材料没搞出来,牵头的党政活动没发开展。
最终闹到县里。
看上去姚兰溪有理,那么关书记和毛县长会给姚兰溪撑腰吗?
最终就是各打五十大板的结局。
谁亏,胡敬富这种摆了几十年烂的人,他亏什么?
所以看上去的平局,对姚兰溪和王兴汉才是最不利的。
姚兰溪这种有背景的空降人士跟关胜都还算不上战略同盟关系。
王兴汉就更不要想了。
关胜所处的位子注定他只会看结果。
结果就是,我要的东西你们没搞出来。
你们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支持给支持。
我要的东西呢?
一个镇上的工作被你们几个搞得乌烟瘴气。
让他怎么再相信接下来会把工作尽如人意?
王兴汉这个副书记上来后,主要工作其实还是调和姚兰溪和胡敬富之间的矛盾。
有人会不解,胡敬富以前不是屁事不管吗?
哪来的矛盾?
说到底还是“利益”两个字。
胡敬富不知道王兴汉搞出来的东西对关胜有什么帮助。
他只看得到实际的利益,就是钱。
你们要在党建工作上做文章,那我就要在实际工作上搞专权。
但是姚兰溪又有条缰绳套在胡敬富的脖子上,不能让他失控。
矛盾就这么产生啦。
那么这种矛盾会从根上解决吗?
无解!
所处的立场是不一样的。
代表的利益和出发点完全不一致,所以无解。
大家在单位上看到的一二把手成天争来争去在争什么?
争的就是话语权,掌握了话语权,就掌握了利益的分配的权力。
扯得有点远。
姚兰溪和胡敬富的关系远没有恶劣到那个地步。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平桥镇的饼还没有大到可以让他们拼个头破血流的时候。
如果有一天平桥镇的饼够大呢?
放心吧,胡敬富没资格见到那一天的。
好了,胡敬富不是拿彭清元当工具人吗?
我借来用一下!王兴汉嘀咕了一句。
彭清元:是,你们清高,你们了不起,你们通通都拿我当工具人……
当彭清元看到王兴汉笑容的那一刻。
王兴汉立时拿筷子点了点红油鸡丝,“老彭,这红油鸡丝有点香啊,快跟我们说说,怎么做的?”
彭清元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要问他这道菜的做你法。
不过王兴汉让他说,他还是愿意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