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汉说,"其实早就已经添了麻烦了。"
"你可能不知道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市直机关工作的事情,就是长空大哥替我安排的,只不过我最后没领情罢了。"
老书记的心里一阵难受,感觉因为王兴汉的事情还有点对不起何长空似的。
于是老书记又说,"那你一定要找机会好好的感谢人家。"
老书记最怕的就是欠人情。
但是他却不明白,他当年做的那些事情,相当于是救了何长空的命一样。
现在怎么又成了欠人情呢?
当然,道理是这么个道理,该感谢的时候王兴汉一定不会含糊的。
晚饭过后,王兴汉要回镇上。
老大拿老二开涮,"以前兰溪没调走的时候,你说你住镇上就算了。"
"现在兰溪都走了,你还去镇上做什么?"
一家子都很不解的看着王兴汉。
王兴汉也大叫寃枉,"我以前住镇上也是为了工作呀,跟姚兰溪又没关系。"
老书记和老妈就像没听到儿子的话一样,各自分头忙碌去了。
不是你们这个到底是什么表情啊?怎么我说话没人信一样?
能不能尊重一下我?
王兴汉哭笑不得。
老大要送王兴汉回镇上,王兴汉就说,"大嫂也一起来吧,正好我有些事,要跟你们商量一下子。"
王兴汉把大嫂叫上,主要还是为了关心一下冬季大棚养殖小龙虾,在现阶段的技术之下,成功率高不高。
卫芳仪到了镇上,就把一直住在镇上的胡馨月也一同叫到了王兴汉的办公室当中。
"馨月,我上次交给你的材料,你总结了没有?"
其实从去年开始打算养殖小龙虾的时候,王兴汉,就已经在为冬季大棚养殖做准备。
这种研究结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得结论的。
卫芳仪那边带着团队做了相关的研究。
更是将最后的总结阶段交给胡馨月来完成。
胡馨月这段时间正好将这些研究成果整理成文。
顺手交到王兴汉的手里,同时还细心的给大家做了一番讲解。
"反季节的小龙虾养殖条件,主要还是看大棚设的地点,棚架结构、种虾、投喂几个关键地方。"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水田的养殖条件是非常符合我们需求的,只不过要移植一些水草,人工添置一些沟槽。"
"最关键的还是大棚的保温,温度太低的条件下,小龙虾是不会进食的,这样也不利于它们生长。"
"还有就是在虾苗的选择上不能像春天那样选择又想,而是要选择半成虾。"
"否则在极短的生长周期之中,根本就没有办法达到投放市场的需求。"
"时间紧迫,如果要赶在春节之前上市的话,那么马上就要开始行动。"
胡馨月的锁着眉头,好像对王兴汉的决策很有看法似的。
不过,她是搞研究方面的。
也是临时受命过来上上课的,这些事,好像也不归她管吧?
喜欢市直不去,我把镇子带成全国示范请大家收藏:市直不去,我把镇子带成全国示范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