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豆小说阅读网>玄幻魔法>汉末武圣> 第281章 东郡二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1章 东郡二贤(1 / 2)

。。手机阅读 ..曹『操』看到关羽如此急切模样,当即微微一笑。

“第一人,乃东武阳名士,姓陈名宫表字公台,此人『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便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在东郡颇有声望。”

“明公若得此人鼎力相助,先不论此人足智多谋,仅仅是与其相识之海内名士,都可以给明公带来很大助力。”

关羽听说陈宫之名,不由大喜过望。

陈宫何许人也,那可是辅助吕布多次击败曹『操』,甚至差点让曹『操』丧命的猛人。

可惜陈宫所投非人,虽有过人计谋奈何吕布不能用。

再加上陈宫背叛曹『操』在先,假如再背叛吕布转投他人,名声必然留下污点,故此后来陈宫哪怕知道吕布不能成事,仍旧生死相随。

或许有人说,陈宫是因为曹『操』那句,‘宁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自私言论,才弃曹『操』而去。

事实上,那段剧情只是罗贯中虚构,真实历史上,陈宫并未在中牟当过县令,也没有救过因为刺杀董卓而逃走的曹『操』。

陈宫之所以背弃曹『操』,乃是因为曹『操』占据兖州以后,不少兖州名士议论曹『操』乃宦官亲族,对曹『操』不屑一顾。

曹『操』大怒之下,杀了许多兖州境内名士,其中就包括边让。

边让对于陈宫而言,可谓是亦师亦友,陈宫能够拥有如今偌大名声,也多赖边让照拂,再加上被曹『操』处死的兖州名士中,绝大多数都与陈宫相熟,甚至有些是陈宫挚友。

正是为此,陈宫才在心中怨恨曹『操』,在曹『操』攻打徐州之际,引吕布入兖州,差点彻底毁了曹『操』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基业。

只不过,后世对陈宫此人褒贬不一,很多人认为陈宫被俘,宁愿慷慨赴死仍旧不愿投降,乃忠义之人。

然而,不少人也从史料的蛛丝马迹中推断,陈宫其实不仅反叛了曹『操』,曾经还有心反叛吕布,只是没有被吕布追究罢了。

《后汉书》记载了吕布部将郝萌反叛的经过,郝萌在袁术的怂恿下发动叛『乱』,率部攻打吕布治所下邳,吕布带领家眷逃往高顺营寨,并且派遣高顺前去平叛。

高顺平叛过程中,郝萌部将曹『性』反正,断掉郝萌一臂,高顺趁势斩杀郝萌,得以平定叛『乱』。

因为曹『性』乃郝萌部将,吕布就询问曹『性』,谁是郝萌同谋,曹『性』当着陈宫的面指认对方为叛『乱』同谋,陈宫当世脸『色』发红,并未出言辩驳。

吕布却顾念陈宫乃是自己麾下重要谋士,并没有深究,不过从那件事以后,吕布明显不再信任陈宫,这才给了陈登可趁之机,将吕布玩弄于鼓掌之中。

以上内容,《后汉书》中都有明确记载,后世就有人以为,既然曹『性』乃是郝萌部将,自然清楚何人乃是叛『乱』同谋,指认出陈宫应该不会有错。

《资治通鉴》中还有另外一段记载『操』遣布书,为陈祸福;布惧,欲降。陈宫曰“曹『操』远来,热不能久。将军若以步骑出屯于外,宫将余众闭守于内,若向将军,宫引兵而攻其背;若但攻城,则将军救于外。不过旬月,『操』军食尽,击之,可破也。”布然之,欲使宫与高顺守城,自将骑断『操』粮道。

这段史料记载了曹『操』攻打吕布之际,吕布本来想投降,却被陈宫制止,陈宫还为吕布出谋划策抵御曹『操』。

结果,很多人都知道。

《资治通鉴》记载布妻谓布曰“宫、顺素不和,将军一出,宫、顺必不同心共城守也,如有蹉跌。将军当于何自立乎!且曹氏待公台如赤子,犹舍而归我。今将军厚公台不过曹氏,而欲委全城,捐妻子,孤军远出,若一旦有变,妾岂得复为将军妻哉!”布乃止。

绝大多数人读到这段史料,再联想到吕布悲惨结局的时候,可能都在痛骂吕布不听陈宫之言,以致身首异处。

然而,若将这段史料与前面那段史料放在一处,却会发现出很多猫腻。

高顺的人品,绝大多数人应该都非常认同,吕布妻子却在这里说,陈宫、高顺素来不和。

依据高顺『性』格,绝不会轻易与人结怨,且高顺识大体,既然陈宫乃吕布麾下唯一谋士,更不可能无端与其结怨。

不过联想到高顺平定郝萌叛『乱』,郝萌部将曹『性』又指认陈宫为同谋,或许就能推断出二者不和由来。

那件事以后,吕布虽然没有追究陈宫过失,可对于高顺这么正直的人而言,或许已经对陈宫心存戒备,甚至会在让吕布提防陈宫。

结果呢,吕布固然疏离了陈宫,却也开始疏离高顺。

再回头看看吕布妻子说的话,言语中对陈宫可谓是满满的不信任,吕布身为君主,听了这番话后也不采纳陈宫计策。

与其说吕布听信『妇』人之言,倒不如说陈宫因为郝萌之事,早就失了人心,不仅仅是高顺这员大将,就连吕布及其妻妾,都对陈宫的忠诚产生了怀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易地而处,或许任何君主都不会将自己身家『性』命,交到一位自己怀疑的人那里吧。

当然,对于以上这些,关羽还没有如此深刻认识,他只是惊喜于陈宫这位大才,居然还没有认主。

“公台之名,吾早有耳闻,若能得公台相助,吾大事成矣!”

关羽兴奋之『色』溢于言表,恨不能此刻就动身前往东武阳,亲自登门拜访陈宫。

只不过,他仍旧强行按捺住心中的激动,问道“孟德,第二位大才又是何人?”

曹『操』正『色』道“第二人,姓程名立,表字仲德,此人名声虽不及陈公台,才能或犹有胜之!”

“程立?”

关羽面『露』疑『惑』之『色』,在他印象中,好像并没有程立这位历史名人。

曹『操』看到关羽脸『色』,急忙说道“此人虽出身寒门,而今已经到了知天命年龄,仍旧没有一官半职,却乃实干之人,有真才实学啊。”

“昔日黄巾叛『乱』,近万黄巾肆虐东郡,东阿县城也难以幸免,程仲德却以一己之力,整合县内兵力,大破黄巾,可谓知兵善战,胆识过人之辈啊。”

程立祖上没有什么当官的人杰,家境也是平平,更兼自身『性』格乖张,故此总是郁郁不得志,眼看年龄渐长,却一事无成。

黄巾起事时,东阿县丞王度起兵应之,更是烧掉县中的仓库。

县令得知县丞联合黄巾叛『乱』,逾城逃走,城中县吏以及百姓,只得带着老弱『妇』孺向东逃到渠丘山。

而此时,程立也在逃往人群中,由于年轻力壮,更兼身材高大,就被派去侦查王度。

程立发现王度等人得空城却没有办法固守,反而出城西五六里外屯兵。

程立于是向县中大户薛房等人进言道“如今王度等得到城郭而不能居,其势可知。此不过欲虏掠财物,非有坚甲利兵攻守之志也。今何不率众还城而守之?”

“且城高厚,多谷米,今若寻回县令,与之坚守城池,度必不能久,攻可破也。”

薛房等以为然,吏民却不肯相从。

程立无奈叹道“愚民不可共计大事。”

继而,程立又生一计,密遣数骑在东山上高举旗幡,令薛房等人望见,然后大呼“贼兵已经攻至!”

随后,程立就带人率先往城池方向跑去,吏民慌『乱』中只得跟随大流逃回城内。

找到县令以后,军民共同守城,王度等人来攻,不能破,正欲退走,程昱亲率吏民开城门追击,王度败走,东阿由此得全。

黄巾来袭,而且和县丞相互勾结,无论县令还是官吏、百姓都战战兢兢,望风而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