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变了脸色,“君无戏言,岂可收回?”
傅月理认真道:“自古也不是没有朝令夕改的先例,父皇为何不能收回呢?”
他是故意的,皇帝知道他这是对自己方才所说的“自古谁不是三妻四妾”的反驳,皇帝顿了顿,咬牙道:“行啊,既然你这么坚定,那朕就收回成命。”
“多谢父皇。”二人异口同声地向皇帝道谢。
从皇帝寝宫离开,阳光正好,宫内的傅月理与师明月相视一笑,携手走下台阶。
这一桩婚事的朝令夕改很快广传全城,谢相府内,谢相和夫人都气得不轻。二人都是文化人,骂不出太难听的话。在他们看来,傅月理实在是不知好歹。皇帝赐的这桩婚事,让傅月理与谢其昌联系到了一起,分明是有意扶植傅月理为太子。朝中上下皆知左相谢其昌中立,右相王诲是二皇子党。皇帝此举显然是为了傅月理好,可是他却眼界忒小,只顾儿女情长,谢相和夫人只能唉声叹气了。
至于婚事的另一个主人公谢如桃,依旧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心情丝毫没有受到半点儿影响。
入了秋,天气渐凉。从凌州传来了陆家长辈的书信,催陆灵婧回家,说要安排婚事。
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陆灵婧看完信,整个人却愁眉苦脸。她离家已久,算算日子,也该回家了。可是现在满脸愁容,明显是不愿回去。
师明月疑问道:“你不想回去吗?”
陆灵婧眉头不展:“我不想回去。”
“是因为长辈要给你安排亲事?”师明月想舅舅把这事写在书信上,虽是为了强调重要性,可也对灵婧的心情造成了影响。
陆灵婧默默点头,自从见过那样出尘脱俗的人物,其他人她哪里还看得上眼,一想到回去就要定了婚事,与一个庸才度过终生,她还不如剃了头当尼姑。
“舅舅他们是想你嫁在凌州那边,也离家近,其实京城也有很多青年才俊,我可以带你去参加他们的交际活动,这样你有看上的,也不用嫁个自己不了解的人,你觉得如何?”师明月道。
陆灵婧心想暂时也只有这个办法可以让她在京城多留几天了,便点了点头。
当天傅月理与陆灵衍回来,师明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们,二人也同意。于是由陆灵衍写了书信,着人送去凌州,信中言明开春前若陆灵婧还不能找到如意郎君的话,就回凌州,由长辈做主婚事。
不久后正好有一场秋日赏菊会,地点位于京郊的东篱园。这天京中的才子佳人们便会至此赏菊,再吟诗作句,好不风雅。
这天只有师明月与陆灵婧二人同来,傅月理与陆灵衍忙于公务,所以没有陪着她们一起。
东篱园中的人非富即贵,师明月看到了几个熟脸,过去打了招呼。陆灵婧兴致缺缺,她对认识青年才俊根本没有兴趣。
园中菊花开得不错,二人看到一群人,有男有女围在一起,似乎是在对诗。师明月要拉陆灵婧过去,陆灵婧很不乐意,一转头不经意间便看到了一个人,正是她心心念念的君褐师父。
贺隽穿着一身素白的袈裟,被一群人簇拥着走了过来,他身上浑然天成一股超然世外的气质,与身旁一众人形成了明显的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