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也用头版报道此事。不过相较于NYT等‘娱乐’新闻,华尔街日报要严谨许多。
他们细数了布鲁克林做出的重大判决,对纽约的改变。华尔街日报很直观地用布鲁克林就职法官前的E.D.N.Y辖区犯罪率跟布鲁克林就职后的历年犯罪率进行对比。明显看得出,犯罪率在逐年下降。
华尔街日报还重点提到了今年年初以来,其他各地的犯罪率飙升,打砸抢比吃饭喝水还常见,而纽约却始终保持着较低的犯罪率,直到前段时间,法院彻底罢工。
华尔街日报并不以昨天新闻发布会上布鲁克林宣布辞职的时间为布鲁克林辞职时间,他们认为,在法院宣布罢工那一天,布鲁克林就已经辞职了。
为此,他们特别细数了布鲁克林历次遭遇到的‘背叛’。
从儿童权益保护组织开始,每次都是应者云集,每次都有人轻易被煽动。
最后,华尔街日报分析认为“大都会监狱BL中曝出的贝尔维尤刺杀案所谓内幕只是一个导火索,即便没有它,布鲁克林法官也迟早会宣布辞职的。”
“不是布鲁克林法官自怨自艾,是纽约人亲手赶走了他,是那些他保护的人亲手推开了他。继莱利·克鲁之后,纽约再次失去了他们的守护神。”
华尔街日报很快被人差点儿喷化了。
它冷静直白的剖析,简直就是在人们伤口上撒盐,逼着准备当鸵鸟的纽约人不得不把脑袋拔出来,认领‘白眼狼’‘背叛者’的标签。
连最喜欢犯贱的NYT跟CNN都不敢这么直白地报道,华尔街日报不知道抽什么风,突然跑出来插一脚。
然而不管外界如何风风雨雨,布鲁克林辞职的决意已定。
事实上情形没有表现得那么夸张。
对布鲁克林的离开感到懊悔,受演讲稿影响的,大多是普通人。上层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布鲁克林人虽然走了,可他对纽约的控制力度却不会随着人的离开而有所放松。
布鲁克林搞走了温士顿跟弗兰克,整个纽约本就是他一家独大的局面了。
宣布辞职以后,布鲁克林对纽约进行了梳理。
之前他处境艰难时,很是有不少人蠢蠢欲动,这会儿一个个倒是都老实了。但布鲁克林并不打算放过他们。
除了秋后算总账之外,还有对一些人的安排。
布鲁克林去见了大都会监狱的典狱长,两人交谈愉快。布鲁克林建议典狱长先生去参加市议员竞选。
典狱长先生似乎有些不太自信,也许是有什么顾虑,布鲁克林则安慰他,认为他一定会成功。
经过布鲁克林的安慰,典狱长先生找回了自信,决定按照布鲁克林的建议,去参加市议员竞选。
见完典狱长,布鲁克林又去见了德克斯特。
德克斯特已经认罪,但由于法院大罢工,还没有经过答辩,只能暂时关在NYPD。
可NYPD又拿不到法院批准的逮捕令,只能按照普通程序进行羁押。
于是每隔一段时间,德克斯特就得被带出来,然后再被带回去。
前段时间弗兰克辞职,局长由大卫的搭档波尔·劳伦斯代理。当时局势动荡,好一阵德克斯特都没人管。
好在德克斯特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并不打算逃跑,没人管他,他就自己乖乖呆在羁押室内。
布鲁克林在来见德克斯特前特意去了德克斯特家所在的社区了解情况。
德克斯特的两个养子跟一个亲子全被他妻子的父母接走抚养。
这对德克斯特而言大概算是个好消息了。
见到德克斯特后,布鲁克林说了这个消息,德克斯特却并没有太大反应。
“我已经不是法官了,如果你想,我可以代理你的案子,帮你辩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布鲁克林挪了挪屁股认真道
“我仔细看过资料,你的案子有点儿麻烦,老实说,我没有太大把握。如果有我代理,得做好上诉的准备。甚至我认为我们应该着重关注的是上诉,而不是初审。”
德克斯特抬头看了眼布鲁克林,摇摇头,依旧不肯说话。
布鲁克林盯着他看了一会儿,了然地点头。
“好,你不想作无罪答辩,我尊重你的选择。你还有什么心愿或要求吗?”
以德克斯特的所作所为,都不用算他亲口交代的,光是NYPD掌握的部分,就足够把他送上电椅了。
德克斯特嘴唇动了动,还是没有说话。
就在布鲁克林准备离开时,德克斯特终于开口了。
“哈里森。”
嘶哑的声音从背后响起,叫住了布鲁克林的步伐。
布鲁克林重新坐回椅子。
“哈里森不会成为第二个湾区杀手。”
布鲁克林说道。
德克斯特扯了扯嘴角,露出白花花的牙齿。
“嗜血的冲动远比你所能想想得到的任何欲望都要强烈。D瘾,X欲在它面前简直不值一提。它可以带给你所有想要的欲望,带给你空前绝后的满足感。”
“一旦尝试过这种满足感后,就再也无法忍受失去它的空虚了。”
有一种观点认为,有些连环杀手之所以会成为连环杀手,是因为第一次偶然犯罪后,他们从犯罪中寻求到了快感。也许第一次是不小心的,是激情之下的失手,但后面,他们的每一次犯罪都是为了回味这种快感。
而这种快感的阈值是会不断提升的。
最初失手杀人就能获得快感。很快单纯的杀死目标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根本产生不了快感。
这也是连环杀手的犯罪手段会不断升级,犯罪行为越来越大胆的原因。
普通的犯罪行为已经无法满足他们了!
德克斯特杀了上百人,按理说他的阈值应该已经高出天际了。
可他一直很克制,有自己的杀人规则,因而,他没有完全迷失在杀人带来的快感之中。
“哈里森亲眼目睹了母亲被人杀死的整个过程,并跟母亲在一起呆了好几个小时。”
德克斯特抬起头,与布鲁克林对视着
“他是我的后代。布鲁克林·李法官先生。”
喜欢美利坚大法官请大家收藏:美利坚大法官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