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3(1 / 2)

“如果他们说的都是真的·,我们活不了多久,二十年飞出300光年,他们那个星门应该送不了多少人,而且总不能让上千人一直等在那吧。”

“还有二十年,走一步是一步吧。”白启揉揉眼,把头埋在胳膊里,如果无法做出选择的话,那就睡一觉再说,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

2065年,建造于奥尔特星云的尾流场加速器完工,长度接近七十万公里。

激光尾流场技术在5年前基本成熟,而此工程早在十年前就已动工。

激光尾流场不再仅限于加速电子,一些离子也可以被加速。

氢离子被加速至99.%光速,这种高速下,能勉强推出夸克的结构。

撞击持续一年后,相关数据收集完全,大部分都是上夸克的数据。

相关结构白启早已得知,但出于自身安全又不能直接表明,只能通过实践再对外发表推论。

6种前子模型被提出,以及一种在10^-19米尺度上的全新作用力,被白启随意地起名为前相互作用力。

前相互作用力跟引力有着一些相似点,不过质量被改成了能量。两个前子互相高速旋转着,一些更小的粒子被前相互作用力束缚在前子间,做着无比混乱的运动。

可能存在的大一统理论的局限性也随之显露出来。

花了半世纪才勉强统一的三大作用力在前子模型下有了彻底统一的可能性。

木星,拉格朗日点,小行星带。

一处没有编号的巨型船坞隐藏在一颗小行星内部,周围是隐藏在小行星中的冶炼厂和化工厂,数不清的运输船来来往往,所有设备由维维远程操控,一艘中型战舰的框架搭建完成。由于需要兼顾星际航行和着陆行星表面,三角翼的外形成了一种模板,大部分飞行器都长得千篇一律。

所有武器界面隐藏在氢基陶瓷装甲下,引擎喷口也被装甲覆盖,浪费聚变过程中产生的高速等离子体是可耻的,但为减少对着陆点的伤害,在降落过程中禁止开启离子喷口。

几亿度的等离子体在黯淡的星际空间中明亮无比,从军事的角度看,这就是个活靶子,但又碍于不能过于浪费能源。看似无尽的能源在星际航行中给人的感觉是,加力拉满,燃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