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2 / 2)

尧级战舰的回避并非绝对安全,部分质量面受对方攻击而断裂,用于回收战舰可再生部件或舰员的中小型战舰常因无法返航而散落在外,它们也就成为了前期战损的主要来源。

战争进行了两个小时,双方人工智能都大致摸清了对方的行为习惯,这意味着双方战舰损毁的概率将大幅提升。

战舰间的战争无异于隐藏自己,围堵对方,用数量优势让对方无处可逃,但围堵也会产生漏洞,例如围堵方的运动不再毫无意义云云。

现在的战况很微妙,就是那种谁也对付不了谁那种,硬要啃对方,那自己也得崩掉几颗牙。这会是一场拉锯战,我觉得对面是这么想的。

之前说过我搞到了部分能控制sgrA*性质的指令。要知道,超大质量黑洞是文明进步的基石,这还是一块不得不打磨的石头,他的菱角分外尖锐。就像人马文明做了几十亿年那样,用质量创造处在极端状态下的黑洞。可悲的是超脱文明无法让恒星进入超光速模式,所以他们不得不忍受亿年的准备工程;不幸的是,银河外围文明收割了他们的成果。

极端状态下的黑洞有巨大的角动量,电荷和质量,而外部数以百万计的恒星能提供足够的角动量,让角动量抵消引力,只需要一个指令。这个黑洞失去研究价值时,整个银河系就再无科技前进的基础,但不是还有一个仙女座吗?我感觉他们那个用起来更方便。

我的舰队战略性地转移战斗中心,为此我放弃了两艘尧级战舰。战斗中心偏移了数百个天文单位,这个距离不长,可在高压的战斗中,人工智能就会因为这个距离而暴露出缺口。

百万个虚化恒星跳跃了千百个天文单位进入黑洞的引力范围,质量虚化后的恒星不再严格遵循牛顿定律,加速至亚光速只需瞬间,过载还在,恒星变成了一个个明亮的水滴迁入他们的轨道。

恐怖的高频射线暴骤起,喷射流以十万倍声速前进,速度还在加快,恒星如坠地的水滴,溅向来时的方向,尘埃笼罩了黑洞,折射出的光芒占据了半片星空。

我的任务已基本完成,至于这些舰队,除了由生物控制的,都秉着新的不来旧的不去的念头。权限下发,让领导层感受一下亿年后的战争模式。

喜欢摇篮中的科技文明请大家收藏:摇篮中的科技文明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