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府要乱套了,眼下太子的大军还未抵达,若是时间一长,岂不是要波及到整个江南行省?”
荀宁站了起来,咳嗽了一声,垂拱殿上立刻就变得安静了起来,荀宁见状,便是开口道:“朕给你们看这些飞鸽传书,并不是要你们看现在姑苏府乱成什么样子了,而是要看看百姓们的反应。”
“户部尚书方进何在?”荀宁停顿了一下,突然声音提高了八度,“民生这一块而,你是最了解的,你来给大家说说看,姑苏府百姓们的反应,是支持大宋土地法呢,还是反对呢?”
很明显,荀宁这是在另有所指。所有人都清楚,大宋土地法的实行与否,从荀宁屠灭汴梁城上千家豪族的那一刻起,这样的争论就停止了。
百官眼前的皇帝荀宁,以大手腕,镇压了汴梁城中的一切反对声音,现在他问出了这样的问题,那绝对是在考验着百官。
“圣上,先前太子已经说过,得民心者得天下。飞鸽传书中百姓们的反应,实属正常,在下认为,只要大军一到姑苏府,百姓们就极有可能主动的打开城门。”
实际上,荀宁颁布的大宋土地法,并没有改善社会上的某些矛盾,比如说寒门与豪族之间的,甚至是可以这么说,这项律法,本质上是在激化两个阶层的矛盾。
寒门,就是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权势,但是他们对土地的渴望不下于任何一个世家或者是豪族。因为在他们看来,有了土地,就能有田产,也就能养家糊口。故而,寒门需要土地的根本原因不是为了掠夺利益,而是为了生存下去。
与之相反的豪族,对土地的需求非常大,他们并不是为了生存,而是要利用土地获取粮草,继而应用粮草来获取金钱利益。在这一过程中,豪族们为了使自己的金钱利益最大化,也就是所谓的降低生产成本,自然而然的要对平民百姓进行压榨。
这两个层次的人,本就是天然对立的。现在国家律法是在扶持寒门,寒门也就有了底气与豪族对抗,这自然是在激化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了。
然而,正如荀宁此前说过的那样,出身于寒门的平民百姓,人数极为庞大,豪族再怎么财大气粗,那也挡不住滚滚的而历史长流。
为多数人谋取最大化的利益,这才叫得民心。
“是啊,民心所向,这姑苏府的豪族,恐怕也快要完蛋了!”
喜欢武振大宋请大家收藏:武振大宋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