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豆小说阅读网>玄幻魔法>武振大宋> 第两百七十九章 迁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七十九章 迁都(1 / 2)

“大宋裁军,这些兵马的人员获得了不少的银钱,往后他们的生活将不会有所发愁的。”对于荀宁裁撤兵马一事,种诂非常理解。毕竟庞大的军队,势必要有着庞大的花费。

“以前大宋实行军垦,现在皇帝撤销了这一方法,兵马就应该有兵马专业的样子。”虽然现在很多地方都裁撤了兵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宋军队的战斗力下降了,相反随着科技的提升,武器装备已是越来越好。现在大宋兵马一个人就能胜过往日的三五人,至少战斗力上是如此的。这一点,是往好的方向发展。

“此前朝廷上传扬着说皇上打算迁都一事,你怎么看?”种诂与陈拾一道上了车驾,今日他们就要奉旨返京了,这么多年两人虽然在外面,但是或多或少还是对朝廷上的一些动态有所了解的。尤其是种诂,他的侄子种师道,儿子种师中,都已经从边塞之地调入了朝廷兵部。

“我这些日子正在为此事考虑了。”对于迁都之事,陈拾作为老将军,非常有想法,“汴梁城虽然地处中原,但是对北方的控制并不牢靠。尤其是对付北方的草原部族这一块,显得非常乏力。如果皇上打算将都城前往金陵府,这种缺点就会放大,到时候万一草原部族南下,很容易对大宋造成极大的损失。”

“唉,还是老将军看得远。如今大宋强大了起来,疆土面积,远超汉唐之地。如此庞大的疆土,若是再以汴梁城作为都城,恐怕是非常的不合适了。”种诂听完陈拾所说,便是不由得点了点头,“我会对此事进行上书皇上的。”

种诂与陈拾,随着车驾回到汴梁城以后,已经是四月初一日了。这些日子里,他们在回来的路上,已经听到了各种各样有关于荀宁准备迁都的消息。

“皇帝已经派遣太子在全国范围内考查州城了,其中之一就有金陵府。不光如此,北方的大名府、幽州城、涿州城、上京城等地方都被考虑进去了,看样子,这一次的迁都可不是说着玩玩的。若是真的迁了都,大宋就能彻底安定下来了。”

“大名府地处北方,与幽州城靠的非常近,皇上似乎很中意此地。但是,那里有一个问题,就是靠近北方的草原部族。虽然说,现在大宋对草原采取怀柔政策,但是效果还没有出现。毕竟,这才是兴民元年,要想出现成果,起码得等个三五年的时间。”

市井街头之上,百姓们议论着有关于迁都的话题,每个人的脸上的神色并不怎么好看。毕竟,繁荣一时的汴梁城,一旦都城地位不保,鬼知道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当然,皇帝迁都,平民百姓也没有办法阻止,毕竟大宋的局势摆在那里。

“皇上,臣下以为,现在考虑迁都是不是有点儿为时过早了。”汴梁城中,百姓们议论迁都,朝会之上,官吏们也同样说着这种话题,“汴梁城地处中原的中心地带,而中原又是整个大宋的中心地带。换句话说,汴梁城乃是大宋的中心,最好还是以此为都城最好。”

“皇上,臣下以为,迁都之事实在是没有必要进行。大宋在汴梁城立国上百年,这上百年来,汴梁城可以说是大宋的第一大城。在这上百年的发展之中,有很大的原因是由于都城的作用。”又是一名大臣站在了垂拱殿正中央,反对着荀宁迁都,“这里是很多百姓的家,若是迁都的话,汴梁城必然会因为人口流失而导致衰落下去。”

“臣以为,迁都是势在必行!”有反对迁都的大臣,当然也有赞同的人,“迁都之事,虽然劳民伤财,耗费太高,但是为了大宋能够千秋万代的传承下去,汴梁城并不适合作为大宋的都城。此地虽然地处地理位置的中心,但却并不能做到有效的防御北方。”

“臣以为,迁都之事正是因为劳民伤财,故而可以暂缓。”有反对的,有赞成的,自然是也有处于中立状态的大臣,这些人赞同迁都,但是并不主张短时间内迁都,“迁都之事,可以放到养民时间结束以后再进行,十年八年,或许都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