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豆小说阅读网>女生耽美>战贫玉皇山> 第132章 产业难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2章 产业难题(1 / 2)

梁铸成正月初五晚上回到家里。

正月初六上午,余荷、周泉、刘文毅一起回到村里,梁铸成与他们简单碰了一下情况,下午,他主持召开了村两委干部会议,研究今年的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梁铸成分析道,目前,虽然与外界的公路已经打通,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解决,但是,这只是万里长征迈开了第一步,村里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现在,面临的困难还有群众看病难、上学难、饮水难,自然村道路仍然没有修通,全村还有三百多户群众住危房,住房安全问题十分突出。

更加突出的问题,目前村里没有主导产业,青壮年劳力大多数外出务工,基本上从事没有技术含量的普通工种,挣的是力气钱。

留在家里的,大多是老弱病残,靠种地和养殖为生,收入十分有限。

梁铸成说:“群众脱贫,根本上是要发展产业,解决农民的稳定收入问题,不然的话,脱贫的基础不牢固,很容易返贫。”

他出了题目,让大家发表意见。

提到产业,村两委干部心里都没谱。

雷作田担任支部书记那些年,也想了不少办法,乡里也扶持过多次,没有一项搞成功的。

玉皇山村山场面积三万多亩,宜林面积一万五千多亩。

二十年前,乡里号召种板栗,把苗子分到各村,给玉皇山村分配发展板栗面积一千亩。

山坡都承包到户了,村里只好把板栗苗分到户,让各家各户栽。结果全村栽了不到三百亩,每次乡里来检查,雷作田都领着干部去看那一片。

大部分板栗苗被村民当柴烧了。

过了几年,乡里换了领导,号召发展木瓜,要求结合退耕还林,把坡地全部栽上木瓜。

有了前面的教训,雷作田学精了,他开会要求,凡是不栽木瓜的农户,一律不发放退耕还林补贴,最后按照验收的成活率,兑现退耕还林补贴。

乡里分配的一千亩木瓜苗全部栽上了,成活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乡里还给玉皇山村颁发了一个“木瓜产业基地示范村”的奖牌。

过了五年,木瓜挂果了,却没有人要。

雷作田听说,有几个村的村民,把木瓜拉到乡政府的院子里,乡里没办法,把那些木瓜分到各个单位,让干部职工购买“爱心木瓜”。

他也想这样做,可是不通路,如果靠人工挑过去,连工钱都包不住。

第二年,地里的木瓜树,全部砍了。

后来,乡里又换了几任领导,又号召发展核桃、花椒、柿子、黄姜等等,同一块地换了几个品种,最终同样结局。

如今,地里仍然种小麦、玉米、红薯、杂粮等作物。

雷作田叹了一口气说:“这事大家都知道,这么多年来,我们都想搞好,可是一次也没有搞成功。”

根子在那里呢?

梁铸成分析,过去重发展,轻管理,轻市场开拓。

还有,过去交通闭塞,信息闭塞,即使有产品,也卖不出去。

这时,余荷插了一句话:“除了梁书记说的以外,还有经营管理机制问题,过去的产业基地虽然规模起来了,但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疏于管理,很难有效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