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局长征求余荷的意见,让她回单位,再派人接任第一书记。
余荷还没有考虑过这个事情,没有直接答复郑局长。
她从去年三月份驻村至今,转眼已经快二年时间了。
两年时间,不长也不短。
对余荷而言,驻村扶贫工作的甜酸苦辣,感受颇多,收获多多。
当初,她主动报名驻村扶贫,是怀着雄心壮志,充满信心,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主战场,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当她接触了实际工作,接触了那些烟火之中的老百姓之后,她真实地体会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好在经过两年时间的摔打磨炼,她已经完全适应了农村,熟悉了农民。
这两年里,她不仅成了“扶贫通”,而且与村民们也建立起了感情,淳朴的村民们,已经把她当做玉皇山村的一员,当做自己的女娃子。
村民们有什么事情,有什么困难,第一个要找的,不是梁铸成,就是她。
元旦期间,余荷母亲问她,去驻村已经两年时间了,过了春节,应该回来上班了吧。
余荷说,是不是回来,要看单位怎么安排。还有,玉皇山村脱贫任务还很重,如果自己这个时候回来,不合适吧。
余荷母亲唠叨说,扶贫工作时间还长呢,你总不能等到所有贫困户都脱贫才回来吧。
你都二十五六了,该考虑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了。
终身大事?
余荷真还没有考虑。她认为自己年龄并不大,关键是现在还不是考虑自己终身大事的时候。
这个乖乖女,为了不拂母亲的面子,拉着她的胳膊说:“老妈,你放心,只要单位通知我回来,我马上向您报到。”
从内心而言,余荷没有打算回单位。
这两年时间里,她既体验到了精准扶贫工作的艰辛,也见证了玉皇山村的变化。
一条凝结着玉皇山村干部群众心血和汗水的通村道路,改变了玉皇山村交通闭塞的历史,奠定了玉皇山村发展的基础。
玉皇山村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这些来之不易的变化,源于老支书雷作田主动让贤,力荐梁铸成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一个好的带头人,盘活了一盘棋。
梁铸成,这个因贫困而放弃上大学的农村青年,光荣退伍后,在省城刚刚站稳跟脚,在有了立足之地时,毅然放弃了收入稳定的工作岗位,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成为玉皇山村的领头雁。
在得失面前,梁铸成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最有说服力的回答。
余荷从内心深处,敬佩梁铸成。
这两年,他们在工作上配合默契,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成荣兴多次说,梁铸成和余荷,是全乡村党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中,配合默契、尽职尽责的典范,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余荷没有打算回单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次第三方评估,玉皇山村出现了三户贫困户不满意的问题,这给她当头一棒。
凭她个人的感觉,这两年的驻村帮扶工作,得到了绝大多数群众的认可,即使少数贫困户的诉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也是事出有因,她也做了耐心解释工作。
出乎意料的是,竟然出现了三户贫困户不满意的情况,还有两户是自己帮扶的贫困户。
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帮扶的贫困户,对扶贫工作不满意,不管怎么说,她心里这个坎,始终迈过不去。
尽管郑局长没有批评责怪她,反而给予他们鼓励和安慰,但是,她原谅不了自己。
她不能就这样回去了。
这样会不明不白。
当初,她主动报名驻村扶贫,绝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