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也是我们应该先去张家提这事儿,只是呢我们老大的身体还未痊愈,我们便想把这事缓一缓。”武大娘又道。
张家夫妇沉默了一会儿,他们本不是东庄村的人,只是听说东庄村的武家很有些本事,这才想着托媒婆来打听一番。谁知两家一拍即合,对这门亲事都有意。可媒婆消息都传回来好些日子了,也不见武家有什么动静,他们这才巴巴的赶来。
“嫂子,先前只听说老大是受了些轻伤,没成想一直未好。早知如此,我们也该早些来探望的。”张生磕磕绊绊道,他们一家子也都是个老实人,说完又推了推自家婆娘。
翠娥拿出了一篮子土鸡蛋,“这是咱们自家土鸡产的双黄蛋,有营养,给大郎补补身子。”说着将篮子推给武大娘,“别嫌弃,家里也没有什么好东西。”
“来就来,还带东西这么客气。”武大娘当然不会嫌弃。
“应该的,不过我们想见一见大郎,不知可行啊?”翠娥也有些局促的模样。
“当然可以。”武大娘点点头,起身去把武铭怀叫了出来。
张家夫妇对视一眼,武家的状况真如传闻中的一样,他们很满意。看模样武家嫂子也很好说话,女儿嫁过来应该是不会受什么苦的,就是不知道他们家大郎如何了。
武铭怀休息了许久,正是精神十足的时候,一听说是张家来人,微微抿了嘴。
“孩子,怎么了?”武大娘最了解他,他一动便察觉到了他的变化。
“没什么。”武铭怀摇摇头,“娘,我可要换身衣服?”
“这样就很好。”武大娘心疼的替他理了理衣服,“还是个俊小伙儿,走吧。”
两人走出了屋,张家夫妇一下子就把目光聚焦在了武铭怀的身上。虽说脸色看起来还有些苍白,但五官端正,身材高大,等恢复过来也会是把耕田的好手。
张家夫妇彻底放下了心来,两人都站了起来。
王媒婆笑道,“哟,好俊的小伙儿啊。”
“是啊是啊。”翠娥也赞道。
“这就是我大儿子,武铭怀。”武大娘扶着武铭怀站到张家夫妇的对面,“儿子,这是你张叔张婶。”
武铭怀一一叫了人,连一旁的媒婆也叫了一声。
“好孩子。”三人脸上都有了笑容,纷纷互相说着落座的话。
武大娘起了头,说了下武家的打算,张家连连表示可以,最后在媒婆的见证下将时间定在了一个月之后。一个月后,武家会挑一个黄道吉日让武铭怀去下聘,两家便在年前让两个孩子把婚成了。
这一聊便聊了好一会儿,看着时间武大娘留了三人吃饭,让武铭怀陪着他们再说会儿话,自己则进了厨房。
颜安补了个好觉,幽幽转醒。小白凑过来舔了舔她的脸,颜安将它抱入怀中,逗着它的下巴。
“小家伙,你好歹也是个神兽啊,天天吃了睡睡了吃,都快成猪了。”
小白舒坦的挨着她的手指,不跟她一般计较。
门外传来哒哒的马蹄声,颜安警觉的坐了起来。村里甚少会有人骑马经过,频繁的也只有找她的那些人,且听马蹄声确实是在他们家外面响起,只是不知这次来的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