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这个人1722年-1735年在位,也是清朝进关后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时做了不少的实事,为了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了改土归流,也就是将土司管辖改为流官制,加强了中央对对地方的统治。
而且他还废除贱籍制度,让倡、优、隶、卒、奴仆等改籍为良,让他们的后代可以参加科考当官,也可以从事其他四民所从事的职业。
另外雍正还实行了“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而且他还施行火耗归公,大力整顿财政系统,建立了养廉银子,实行官绅一体当差。
并且在军事上出兵青海平定了罗卜藏丹津的叛乱;在政治上整顿吏治,创建密折制度监视臣民,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并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使得皇位传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康熙晚年诸皇子相互倾轧的局面。
总之雍正在位时,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天下先”、“朝乾夕惕”。雍正的一些列改革措施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但是雍正的身后名却不是很好,相对于他的父亲康熙皇帝和儿子乾隆皇帝,他并不受士林所喜,但是他虽然刻薄却不寡恩,虽然冷酷却非无情。
雍正一朝无官不清的说法也许夸张个一点,但是却是对雍正皇帝治国的公正公允评价。
就是这样一个勤政为民的皇帝却在死后留下了数不尽的争议,首先关于雍正继位问题,在史学界也是有极大争议的,有的学者认为用雍正是“矫诏得位”,也就是说雍正是通过修改传位诏书而篡位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样的说法有两种,其一就是各种电视剧里面常见的将“传位十四阿哥”修改为“传位于四阿哥”,但是这样的说法过于儿戏,首先传位诏书是有满汉两种文字书写而成,根本就不可能留有这样的漏洞。
再有就是有的史学家说传位诏书是雍正继位后又伪造的,这样的说法也只是少数史学家的猜测,并无实际证据。
而关于雍正的另一大争议就是死因之谜,关于雍正的死因外界也是众说纷纭,史书上记载前一天,雍正帝在圆明园行宫病重,第二天下午病危,急召大臣,当晚就死掉了,究竟是何原因史书没有记载。
但是张廷玉的私人记录,当时雍正皇帝七窍流血,令他“惊骇欲绝”。关于雍正的死因归结起来以下几点:
第一就是吕四娘刺杀之说,这样的说法在民间最为流行,传说吕留良的孙女为替父亲和祖父报仇,夜入皇宫砍去了雍正的头颅,因此在安葬雍正之时只好铸造了一颗金头。
第二个就是宫女太监刺杀,说雍正九年,宫女与太监吴守义、霍成趁雍正熟睡之时用绳子将雍正勒死,气将绝,用太医之药而愈。
再有就是现代人考证雍正是服用了大量的丹药中毒而亡,这与雍正崇尚道士炼丹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当然最有可能的就是病死,毕竟在明清时期皇帝居住在紫禁城,护卫众多,关卡严格,刺杀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目前认为雍正皇帝中风死亡的说法最有可能,其次可能是丹药中毒。
喜欢最后的文豪请大家收藏:最后的文豪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