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时悄至。
旭日渐东升,炙热初显现。
茫茫大漠西北边界一座高耸沙丘旁。
许奕面色渐显凝重地凝视着手中书信。
而这一凝视,便是足足近半刻钟之久。
近半刻钟的时间匆匆而逝。
许奕渐渐自心头万千思绪中回过神来,随即缓缓转身直面京师长安所在方位。
略显深邃的目光似是能够穿透千山所隔直达京师长安乃至皇宫大内般令人望而生畏。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杀鸡取卵,寅吃卯粮,岂有不亡之理?’
许奕目光略显深邃地凝视着京师长安所在方位,心中不由得暗暗思付道。
昔日。
许奕曾不止一次地尝试着站在正德帝所处位置思量应当如何应对因黄河改道而引发的天灾人祸。
并为此初步定下三策。
上策:聚粮于中,陈兵于河。
中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酷吏为镜,鉴民脂民膏。
下策:杀鸡儆猴,分而化之;以武力威慑,以官爵为饵。
事实上。
早在许奕初定上中下三策时。
其潜意识里便已然初步认定正德帝既有可能选择施行难度最低,同时亦是最容易见效的下策。
即:杀鸡儆猴,分而化之;以武力威慑,以官爵为饵。
相较于上策‘聚粮于中,陈兵于河。’以及中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酷吏为镜,鉴民脂民膏’而言。
下策:杀鸡儆猴,分而化之;以武力威慑,以官爵为饵;虽施行难度最低,亦最容易见到成效。
但无论其顺遂施行与否,其所带来的隐患皆远胜上中两策,且下策所带来的隐患势必将会加速王朝灭亡。
在许奕所知晓的诸多王朝更替中。
因于困境中施行下策‘杀鸡儆猴,分而化之;以武力威慑,以官爵为饵。’从而导致王朝加速灭亡者足足占据半数之多。
然而。
许奕万万未曾料到正德帝此番竟会这般急功近利,甚至于已然可称之为丧心病狂!
相较于下策‘杀鸡儆猴,分而化之;以武力威慑,以官爵为饵;’而言。
正德帝所采用的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寅吃卯粮之举则无异于下下之策。
......
......
百余息的时间匆匆而逝。
许奕渐渐自心头万千思绪中回过神来。
随即缓缓收回似是能够穿透千山所隔直达京师长安的目光,再度凝神望向手中书信。
然而。
不待许奕凝神细细向下阅之。
传令官汪敬伯忽然大步自远处行来。
就在始终立身于许奕身旁不远处的问心首领正欲上前相阻之际。
许奕似是心有所感般抬头望向正自远处大步行来的传令官汪敬伯。
随即微微摆手示意正欲上前相阻的问心首领无需如此。
不多时。
同样身着一袭月牙色长袍但却未曾以斗笠遮阳的传令官汪敬伯便已然行至近前。
“启禀王爷。”
“两刻钟时间已至。”
传令官汪敬伯止步于许奕身前三步外,随即面朝许奕深深俯身拱手行礼道。
“传令各部将领。”
“即刻擂鼓上马!”
许奕闻言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沉声下令道。
“遵令!”
传令官汪敬伯闻言当即再度面朝许奕俯身抱拳行之一礼,随即快速领命告退而去。
话音落罢。
许奕遂将手中书信收入怀中,随即接过耿直递来的缰绳快速翻身上马。
百余息的时间匆匆而逝。
伴随着道道低沉但却又不失激昂的上马战鼓声渐渐响彻于茫茫大漠之中。
已然原地休整足足两刻钟之久的三万燕军将士闻及行军战鼓声的刹那间。
无不纷纷自沙地之上迅速站起身来,随即快速翻身上马,静待小鼓声响。
不多时。
道道长短不一但却同样低沉中又不失激昂的战鼓声自中军大纛四方徐徐传来。
“起纛!”
闻及道道长短不一但却同样低沉中又不失激昂的战鼓声自四方徐徐传来。
身着一袭月牙色长袍端坐于马背之上的许奕当即面色一正,随即再度沉声下令道。
“遵令!”
已然驱马行至许奕不远处的传令官汪敬伯闻言当即面朝许奕俯身抱拳领命道。
话音落罢。
传令官汪敬伯当即自战马马腹一侧摘下一特制铜皮大喇叭,随即将其置于口鼻之间。
“王爷有令!起纛!”
“王爷有令!起纛!”
“王爷有令!起纛!”
传令官汪敬伯手持特制铜皮大喇叭朗声传令道。
“谨遵王令!”
两名扛纛士闻言当即面朝许奕俯身重重抱拳行之一礼,随即并躯驱马行之矗立于沙砾之中的燕字大纛。
“传令各部将领。”
“即刻擂鼓进军!”
待两名身形格外魁梧的抗纛士驱马行至大纛旁,且并肩扛起整面燕字大纛后。
许奕面色平静似水地当即再度沉声下令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遵令!”
传令官汪敬伯闻言当即再度面朝许奕俯身重重抱拳领命道。
话音落罢。
传令官王敬伯当即调转马头直面不远处的一众传令兵。
“王爷有令!各部将领即刻擂鼓进军!”
“王爷有令!各部将领即刻擂鼓进军!”
“王爷有令!各部将领即刻擂鼓进军!”
传令官汪敬伯直面不远处的一众传令兵,随即声音略显高亢地重复王令道。
“遵令!”
一众无时无刻不在待命的传令官闻言当即面朝许奕俯身重重抱拳行之一礼。
十余息的时间匆匆而逝。
道道低沉但却又不失激昂的战鼓声如约自传令兵所在骑阵响起。
随着道道战鼓声不断地自传令兵所在骑阵快速朝着四周扩散开来。
道道声势虽小但鼓点声却反而更为密集的小鼓声亦渐渐自中军大纛四周传来。
不多时。
原本静止不动的三万燕军将士伴随着道道声势强弱不一但却极具节奏的鼓点声再度缓缓向前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