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刘虞是一个英雄吗?是,也不是。
刘虞治理地方,很有一番手段;打理经济也是一把好手。可是武略不足,对待外族政策又怀柔。
要不是,就怪其是身处乱世。乱世靠什么,乱世当以武力为先。
其实,刘虞采取怀柔政策,主要还是为了他自己,其次才是大汉的利益。
还别,刘虞的以柔克刚,以德待之的政策,期初还起到了作用。五郡屯兵撤走,钱粮送到,乌桓果然有所收敛,边境安静了两个月。
不过也只是安静了两个月,两个月过后,乌桓以步骑五万助张举、张纯,再次入塞侵略,由于五郡之兵皆已被刘虞罢解,乌桓兵可谓是畅通无阻,长驱直入,深入幽、冀二州、掳掠百姓财物无数。刘虞得报,自是惊恐,忙遣人赴右北平,令公孙瓒举兵讨伐。
刘虞的使者还未到右北平,公孙瓒早已率军出发。
张举、张纯引乌桓兵方入塞内,公孙瓒就已经得报,由于刘虞力主与乌桓议和,公孙瓒以事实来明乌桓人不可信,还有叛贼张举鼓动图谋,所以想彻底打消刘虞议和之心,是以听任乌桓入塞,并不出击。
乌桓人这次,简直穷凶极恶,一路烧杀淫掠,军士一日数报,公孙瓒大怒,将报急军士逐出账外,令不得再报,自于军帐内蒙头大睡,军士岂敢再报。
几后,寝食不安的公孙瓒忍耐不住,自己走出军帐,向军士打听乌桓军与张纯、张举的动向;当得知乌桓军已经深入青、冀,平原并并皆破陷,吏民死以千计时,公孙瓒忍无可忍了,怒火中烧,即率众东下,于德州一举击败张举、张纯。张举、张纯率乌桓军败逃,竟然又没死。公孙瓒追至安国,再次大败乌桓军,并斩首万级。张举、张纯率数百让脱,一路逃出塞外。
数次公孙瓒都没能杀死张举、张纯,且不知其擅长逃跑,还是公孙瓒有意为之。
乌桓大败而去,公孙瓒以为经此一事,刘虞必然醒悟,定会与他戮力同心,讨平乌桓。于是便赴蓟城,请刘虞资助兵粮,欲出塞追剿乌桓。
公孙瓒到了蓟城,刚过午时。他便前往公事厅,门外有两个军士守着,见公孙瓒来了,转身想去报告刘虞,公孙瓒一挥手,意思不须通报,军士见他不怒而威,转而站回原位。公孙瓒便直接进入了公事厅,见里面没人,喊了一嗓:“刘公何在?”
公孙瓒嗓门大,这一嗓子直震得公事厅里嗡嗡直响;话音刚落,见没人答声,公孙瓒也不见外,大步向公事厅后的里屋走去。
刚走几步,就听里面有人急促答道:“来了!来了!”出来一看,是刘虞。公孙瓒见他神色有些慌乱,嘴上及胸前有不少油污,忙施礼道:“不知刘公正在用饭,打扰了。”
刘虞忙躬身还礼道:“早已吃过,正准备稍息片刻,不想将军来了。”
话音刚落,可能是因为还礼时,刘虞躬了一下身子的缘故,等他直起身子时,竟有一只鸡腿从衣襟下滑落下来,掉在地上。刘虞笑道:“中午曹掾魏攸请吃,多有鱼肉,想家中儿久未见肉荤,便揣了一只鸡腿在怀中,将军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