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是一种表面光洁的提花丝织品。大汉的生产丝织品已经普及。可生产效率还很低。以前的劳动人民才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发明了简单的织绫机。这种织绫机有一百二十个蹑(踏具),人们用脚踏蹑管理它,织一匹花绫得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后来,这种织绫机虽经多次简化。可到三国时,仍然是五十根经线的织绫机五十蹑,六十根经线的织统机六十蹑,非常笨拙。
即便是在东武唐凨的治下,也是如此,马钧看到工匠手在这种织绫机上操作,累得满身流汗,生产效率很低,就下决心改良这种织绫机,以减轻工饶劳动。
于是,他深入到东武的生产过程中,对旧式织绫机进行了认真研究,重新设计了一种新式织绫机。
新织绫机简化了踏具,改造了桄运动机件(即开口运动机件)。原来的织绫机五十根经线的五十蹑,六十根经线的六十蹑,综控制着经线的分组、上下开合,以便梭子来回穿织;蹑是踏具。马钧统统将其改成十二蹑。经过这样一改进,新织绫机不仅更精致,更简单适用,而且生产效率也比原来的提高了四、五倍,织出的提花绫锦,花纹图案奇特,花型变化多端,受到了东武整个工匠坊的欢迎。
唐凨亲自对马均进行了奖励与表彰!他想就这样一项改进,他治下的纺织业,会有很大的变化。
另外,他去东武唐村之后,看到了唐凨制作的水车,大感惊讶,他如何也想不到,文韬武略的安国将军,还懂得工技。并仔细查看研究,又发明了排灌水车,名桨翻车”,它利用人力可以将水由低处提到高处。
它应用齿轮的原理使其汲水,很是好用。唐凨在马均的介绍过后,知道了马钧创适的这种翻车,“其巧百倍于常“,用时极其轻便,连孩也能转动。它不但能提水,而且还能在雨涝的时候向外排水。可见进步之多,功效之高。
唐凨是知道,前些年有个太监叫毕岚,曾制造翻车,用于取河水洒路。而马均见到他制作的水车之后,竟然又加以了改进,真是个奇才,这要是放在后世,那指不定就是中科院的院士啊!
这马均连番的动静,让唐凨高心同时,也起了军事方面的心思。虽然马均不会武艺也不懂权谋,可他懂得改进和发明物品啊,不如让他去研究指南车和连弩。
在这个时代行军打仗,有辨别方向的东西,太有作用了,甚至可以影响到战局。而连弩是攻击性武器,远程火力啊,打你没商量。最有名的就是诸葛连弩,可很多人不知道是,马均发明的连弩更胜诸葛连弩。
唐凨便愉快的找来了正忙的不亦乐乎马均。
“马均啊,今有件任务要交予你!”
“将军请讲,只要是马均能做到的,一定尽心尽力。”
“指南车听过吗?”
“指南车!据是一种辨别方向的工具,祖先很早就创造了指南车。只是到了现下,似乎没有听到哪里有,也没有见过。”
“没见过没关系,我正好知道一点关于指南车的,这是我所描画的,还有主要明。”据传,黄帝和蚩尤作战,蚩尤为使自己的军队不被打败,便作雾气,使黄帝的军队迷失了方向。皇帝后来制造出了指南车,靠指南车辨别了方向,终于打败了蚩尤。所以,唐凨便想通过马均来研究这指南车,他也仅仅只能提供一点点样貌。
”主公,您画的这个指南车,到有点像马车,似乎也有几分像牛车!“
呃!唐凨有点汗颜,”所以,希望你能把真正的指南车制造出来嘛!“若马均真能把指南车和连弩弄出来,行军打战将起到不的助力!
(本章完)
喜欢三国凨请大家收藏:三国凨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