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完膳食就回到自己的房间,将房门紧闭,不见任何人。
罗氏夫人以为女儿又生病了,遍请京城名医、仙师、法师,忙乱了很长一段时间,也不见好转。
罗修仍是惜字如金,不过其他倒是一切无恙。
后来,相府的人逐渐适应了大小姐少言寡语的性格,没人再理会了。
这一日,罗修随着家人的安排行了髻年之礼后,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她坐在床榻之上,缓缓闭上双目,静静地与自己说着什么。
忽然,在毫无征兆之下,画像再次出现在脑海,如此清晰,就好像日日都能看见一般。
画像中人是一个俊美的年轻男子,大约二十几岁的样子,身着白袍,背负青剑,黑发齐腰,剑眉星目。
小罗修顿觉心中豁然开朗,眼前的所有景物似乎都有了生机,不再懵懂模糊。
她看到闺阁是水绿色的,床四周悬着水绿色幔帐,水绿色的梳妆台和椅子,靠墙放置着朱红屏风。墨绿色的窗格,此时屋外阳光正好。
她信步走到门外,发现府里的丫鬟们都穿着水绿色布衫,有的在收拾髻年礼的物什,有的在准备午膳用具。
她来到母亲罗氏的卧房,是一个套间,大致是檀木色的。外屋靠墙摆放着檀木色的桌椅,是用来招待女客用的。里间是卧房,浅紫色的纱帐整齐地系在床柱上。朱红色梳妆台和椅子,靠墙是檀木色的柜子,柜上整齐地摆放着白玉观音像和其他一些精致的摆件。
她又走到前宅,看到穿着灰蓝色布袍的家丁在庭院里不时进出。
在红木色的书房里,她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父母。
父亲王甫之,一身蓝色锦袍,身材高大魁梧,面色微黄,一副不苟言笑的威严模样。
母亲罗氏是一个端庄妇人,上身穿淡紫色小袄十分贴身,下身着墨绿百褶拖地长裙,不惑之年,却风韵犹存。
“修儿,方才髻年之礼为父发现你心不在焉。今后你就是姑娘,不再是小孩子了,凡是都要用点心,不能胡闹了!”王甫之见女儿走进书房,脸上露出了慈爱的笑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髻年之礼后,修儿就该学习怎么做一个相府小姐了。琴棋书画不能落下,女红也要开始学习了。”罗氏夫人朝丈夫和女儿笑着说道。
“父亲!母亲!女儿不愿做相府小姐,也不想修习琴棋书画。”王甫之和罗氏夫人闻言面面相觑,一直少言寡语的女儿今日语出惊人。
不做相府小姐,不修习琴棋书画,他们猜测着女儿莫不是旧病复发,开始说胡话了吧!
“父亲可还记得三年前女儿到上清山访仙的事情?”罗修平静地继续说道:“女儿确实遇到了神仙。神仙赐给女儿一张画像,并约定日日观想,待女儿参透,便要去上清山,再见神仙!”
“画像?为何从不曾听你提起?”王甫之正色问道。自从上清山回来,女儿的病确实完全好了,而且三年来连风寒都不曾染,只是日渐沉默。
即便如此,他仍觉女儿福报不浅,能请神仙诊病,将来或有作为也未可知。
今日又听女儿说起神仙之事,没想到她竟有这般造化,还能再见神仙。
“小儿信口胡言!神仙行迹飘忽,如何能再见?”王甫之强压住内心的激动。
“女儿今日已参透画像。画像中人便是那日救命的神仙,只要女儿再到上清山,自然会见到他。”罗修说着神情开始肃然起来。
“再见神仙之后,女儿如何打算?”王甫之感觉面前的女儿不像是个孩子,为何有如此感觉,他自己也说不上来。
“女儿打算拜神仙为师,习仙术,求大道。”罗修平静如初,面上没有一丝波澜。
“不可!”不等王甫之回答,罗氏夫人便抢白道。
“夫人,我知你心意。相府只有修儿一个孩子,虽不能延续香火,亦可承欢膝下。你心中不舍。”王甫之想了想,继续安慰道:“但女儿既有这等仙缘,非我等凡人可以阻止。再者,为人一世不过百年,若得仙道,可寿与天齐。再有不舍,也不能误了女儿的前程。”
“多谢父母成全!女儿已过髻年之礼,且参透画像,要尽早赶往上清山,恐误了与神仙的约定。”罗修看到母亲泪眼婆娑,心中也有不舍,但她一心求道,只能舍弃凡俗亲情。
喜欢彼岸:罗修传请大家收藏:彼岸:罗修传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