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宫内,尉迟恭,程知节,秦琼还有驸马柴绍等一干出自天策府的军方大佬,看着面前的马蹄铁,纷纷陷入了沉思,而长孙无忌,魏征等一干文胆,也是聚集于此。
陆哲所献曲辕犁和马蹄铁,前者倒是得到了魏征,长孙无忌以及各方大佬的一致赞许,特别亲自见过其效用的李世民和房玄龄的确认之下,推广曲辕犁这件事,得到了大唐核心的一致赞同。
在长孙无忌的建议下,先由将作监大量制造,再在李世民诞辰之时由太子献上曲辕犁,然后普天同庆,盛赞官家之德,太子之贤,整个一套宣传的流程,长孙无忌瞬间就安排好了。
太子舍人所献的奇物,算到太子身上,光明正大的嘛。
由此可见,关于集体智慧,领导先署名的这种妙制毫巅的操作,自古有之,算是我国官僚的优秀传统了。
而关于马蹄铁,几位大佬的意见有些不同。
马蹄跌是不是好东西,是!
关于这一点,在场的大佬在见过李世民心爱的御马在刀剑盔甲上来回奔驰之后,所有人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而此时,长孙无忌提出的一个问题,马蹄铁是个好东西,但是此物要耗费不少铁,以大唐国力,统一换装怕是力有未逮。
此言一出,所有文臣都开始附和起来。什么国朝铁矿稀少,支撑军队盔甲刀剑就很吃力了,而且曲辕犁的犁头也要铁片,哪有铁来做马蹄铁。
此言一出,李世民低头沉思,几位军方大佬就有些坐不住了。
几位老将为了让自家麾下的军队能率先装配下马蹄铁,都快打了起来。一个说老子左武卫有了此物,当在为陛下拓土一千里。一个说你左武卫如何.老子右武卫比你更需要这个东西,想当年洛阳虎牢关一战,如果不是我右武卫,你左武卫差点全军覆没。另一个左右武卫算个屁,说我左骁卫才比你们更加值得首先装配。
争来争去,几位军方大佬逐渐偏了题,开始争谁最厉害。一个说汝等竟然看清我左武卫,可敢跟程某一较高下否?另一个则是嗤笑,正好教汝再次回忆某家马槊之利。
大殿之内,顿时有些乱做一团,几个军方大佬面红耳赤,差点饱以老拳,几位文臣一边摇头,一边暗骂一帮莽夫,有辱斯文。
这也是初唐政事堂常见的场景,还未摆脱创业团队的习气,常常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而且跟初唐开放的风气有关,经常会在朝堂之时打起来,这已经是常态了。
这帮大佬均是一方大将,哪会为一个小小马蹄铁如此失仪,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演的成分居多。
他们争得不是马蹄铁,而是争的军方的话语权,作为军方第一人的李靖早就建国之初就主动交了军权,闭门谢客,秦琼作为玄甲重骑统领,自然也地位超然,所以军中大权旁落,由几位大佬共同分之。
还有一点,就是做给皇帝看,几大将军之间彼此矛盾不小,以此表明态度而已。毕竟,皇帝最忌讳的,就是军方铁板一块。
毕竟,能做的这个位置的人,哪个会是莽夫?就连被后世认为最莽的程咬金,也是官N代出身,对于政治斗争这一套相当门儿清。
关于这一点,李世民也门儿清,军方大佬如此懂事,他自然乐见其成,甚至隐隐鼓励。于是,在君臣众人心照不宣当中,大唐初期的朝堂上,经常出现这诡异的一幕。
其实李世民和堂下君臣心中明镜一样,关于马蹄铁和曲辕犁这种东西,乃是国之重器,而且所耗铁不多,哪有长孙无忌形容的那么难办。而且就算难办,为了以后的发展,就算少造多少件武器盔甲,也要优先把这两件东西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