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府中春季事务最忙,当家的二太太疏於照顾三小姐那头的事,以至厨房每天给西跨院送的晚饭中只有丫鬟的常饭,没有小姐的例饭。三小姐以为是二太太故意克扣她的份例,就委委屈屈地吃了半个月的丫鬟标准的壹菜壹汤。
後来,府中小姐例行裁春装的时候到了,三小姐听说後就在屋里等裁缝师傅来量尺寸,可她壹直等到晚上也不见裁缝师傅,三小姐就派丫鬟去打听。
那个丫鬟也是个小心眼子的人,道听途说了几句,她就回去报告三小姐说,其他小姐那里今天早晨全都量完尺寸了,裁缝师傅也早回去了;中午送料子的人来了,其他小姐把鲜艳的料子全挑走了,剩下几匹暗红底子的鸳鸯绮已经被二太太留下做枕套了。
三小姐壹听,憋在心里半个月的气都冲到头上了,就跑去老太太那里告状,老太太听完了就让人把二太太叫来询问。
二太太进门後也很生气。她壹股脑儿地说,厨房的事壹向是王启家的在掌管着,自己这个当家主母只有逢年过节,大宴亲朋好友的时候才操上几回心,饶是这样自己还忙得够呛,怎可能连哪个屋子哪天晚上吃什麽菜喝什麽汤都壹壹过问?既然送来的饭送错了怎麽不当时就退回去,让人再送对的过来,吃了半个月才跑来说送错了,岂不是让外人笑话他们家中理事混乱,笑话她这个当家主母无能?至於说到今天裁衣裳的事,就更恼火了,壹大早所有小姐都去欣欣堂找麦师傅量尺寸,只有逸姐儿左等右等都不见人。人家麦师傅是宫中司衣坊出来的老师傅,早就封剪封线不接活儿了,看着罗家的面子才给几个小姐做衣服,等了壹柱香还不见逸姐儿,人家就走了。难道就因为自己是当家的人,什麽错处就都是自己的?
老太太见二太太说的上了火,就让人端来壹杯茉莉.花茶,让三小姐敬给二太太消消火气,壹场误会就算消除了,壹家人整日进进出出,难免有个磕磕绊绊的误会。
三小姐不情愿地端起茶,单手递过去,二太太见了不悦,说琼姐儿和芍姐儿三岁的时候就懂得用双手给长辈敬茶了,虽然逸姐儿不是家里长大的,但是这点小礼数连壹个茶楼的卖唱女都懂得,难道逸姐儿不懂得?
三小姐撇了撇嘴,突然抽抽搭搭地哭起来,老太太连忙让人给擦擦泪,领到别的屋里哄壹哄,又埋怨二太太对个九岁的孩子那麽严厉干什麽,舅母也沾了个“母”字,就多多少少像疼琼姐儿壹样疼惜那孩子些,大家都皆大欢喜了。二太太用指头压压眉心,直嚷着脑仁儿疼,老太太也知道她当家辛苦,不忍再多说她,就让人送二太太回去了。
罗家的人都知道,二太太是个直肠子的人,这壹次误会让她心中起了疙瘩,以後她就不怎麽喜欢三小姐了。
她的宝芹阁每逢初壹和十五,常常会办个茶会诗会赏花会。除了自家的小姐公子哥儿,还要叫上罗西府、伍府和孙府的年轻壹辈,大家在壹处笑笑闹闹的,可以加深亲戚间的感情。本来过几天的春茶会,二太太也准备了张帖子要请三小姐去玩玩,有了这次不欢而散的误会,她也不愿请三小姐了。
二太太说,茶会上请来的小姐公子都是自小壹处长大的,经常会互相开开玩笑打趣打趣,即使说掰了脸,说粗了脖子,过壹会儿吃饭的时候又好了。现在突然插进来壹个半生不熟的三小姐,大家难免都会觉得不自在,玩闹儿也闹不开。倘或人家客人这边说着说着话,她那里又哭了,丢的是罗东府所有人的脸。倘或茶会上,她又觉得哪里受了委屈,当时只憋着不吱声,过後又跑去老祖宗那里告壹状,没得让自己空惹壹身骚。
这壹段过往都是汤嬷嬷亲眼目睹的,因此她猜想,从那以後三小姐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肯定是怨恨二太太的。怎麽如今三小姐还肯打听二太太的气色好不好,管理家事忙不忙?
汤嬷嬷想了壹想,回答道:“可让三小姐你说着了,二太太这几日身上不大好,但是还坚持着打理家中的壹应大小事物,她对迎三小姐回家的事也很关心。你瞧,这壹套中衣、小衣和绣鞋就是二太太让人从库房里按着三小姐的尺码给挑的,这壹点连老太太都没考虑到。”
“哎呀!”
楚悦突然惊叫壹声,把汤嬷嬷吓了壹跳,连忙问:“三小姐你怎麽了?”
楚悦的脸上遮着壹层厚纱,看不见她的表情,只有露在外面的壹双大眼睛泛出了点点的泪光,极是惹人怜惜。她仿佛犹豫再三的样子,最後摊开了她的手掌心。汤嬷嬷凝目壹瞧,登时又吓了壹大跳,只见那春葱似的娇嫩细指上紮着好几根尖尖的白刺,有好几处地方都正汩汩地往外冒着血珠。
汤嬷嬷急得没法儿,突然想起刚刚三小姐壹直都对那件白玉兰散花纱衣爱不释手,难道说……想到这里,汤嬷嬷猛然抓起桌上的纱衣抖开。“啪、啪、啪”,几十根细密的尖刺被抖在桌上。汤嬷嬷脸色壹白,低叫道:“这是什麽刺?衣服里怎麽会有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楚悦把受伤的手擡到眼前,研究着说:“这种刺质地坚韧,尖端有细微的白毛,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应该是西番仙人掌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