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林飞的问题,哈恩十分坦然。
“坦白的说,五大独立投行在次贷危机中无一幸免。高盛转为银行控股公司,靠吸纳储蓄来获得流动性;摩根斯坦利除了这么做,还让东瀛人三菱UFJ成为了拥有投票权的大股东;雷曼挣扎许久但依旧破产;贝尔斯登则被收购…
“而美林,从它向无知的大众兜售高风险高杠杆的金融产品时,它就已经背离了重视风控的传统。前任总裁斯坦利·奥尼尔是美林的掘墓人,在最后关头才被董事会开掉,还拿走了上亿美元的补偿。”说到这里,哈恩露出了愤慨的表情。。
“而他留下的烂摊子最后还是让全体纳税人接盘,美国银行以500亿美金收购了美林证券,世界最大的券商就此湮灭于历史。”哈恩说道。
“仿佛一切都发生在昨天,真是一场噩梦,”提起去年的金融危机,哈恩犹有余悸,他大口饮下一杯酒水,长吁道:“还好一切都结束了,森林大火之后,会给新的树种留下生长空间,现在资本市场的谨慎对于投资者来说未尝不是好事,许多曾经高不可攀的投资门槛也相应降低了,比如我现在的主要工作:电影相关的融资业务。”
“和电影有关的融资业务?”林飞不解地问道。
“具体说,是电影的拼盘投资,”哈恩补充道。
“拼盘投资?”虞雨晴看了看手里端着的水果拼盘,疑惑地眨眨眼。
“拼盘投资是新千年以来好莱坞电影产业融资的新手段。”哈恩解释道,“巨片时代来临,电影的制作成本不断攀升,电影行业的投资门槛水涨船高,即使是好莱坞的大型制片厂,也需要外部资金的注入以抵抗电影产业的经营风险。”
“但是,评估一部电影的盈利前景实在是太困难了。有一万名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文艺作品无法量化来评价,像我这样几乎不看电影的对冲基金经理根本无法对单独一部电影作出收益预估,也就无法介入单部电影的融资渠道。”
林飞点点头:“一部电影的票房,就像薛定谔的猫,在票房成绩出来之前你永远无法预测它的走向。”
“林先生的想法非常棒,单部电影的票房就好比是微观粒子的状态,根本无法取得确定性的判断,但若是把微观领域的量子行为扩展到宏观世界呢?比如用电子云来描述电子在核外出现时机率,或者对复数的电影票房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获得一个大概的回报率?”哈恩说道。
“幸运的是派拉蒙公司的副总裁伊萨克帕尔默找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他发现自家这个好莱坞大制片厂虽然有赚有赔,但总的回报率其实也是相对稳定的,大约在18-25%的区间。”哈恩说道。
林飞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电影投资回报大数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