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幅画,美术出身的吴远不能再熟悉了。
一个有洁癖的完美主义先知——这是吴远心中的达芬奇。
虽然世间盛行着很多版本的传说,不过他还是更愿意去相信《蒙娜丽莎》是达芬奇自认为失败之作的这种说法。
达芬奇应客户要求为其夫人作画,因为画得不像,被退稿,然后他将这幅画修改多遍,最后带到了法国。
“伟大的先知”,后人们这么称他。
他是数学家、音乐家、工程师、建筑师、武器设计师……更是一个超时代的科学家。
他设计的东西,有着极为超前的预见『性』,螺旋桨、滚珠轴承、飞行器、脚踏车、降落伞……多达500页的手稿全部采用镜像书写来保密。
达芬奇通过绘画来测试自己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想象,认为绘画跟科学都是可以用精确的数学去计算推导的。
因为他的设计太过超前,而当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根本没有足够的需求,社会就不会对他超时代的想法进行投入,也不会把图纸变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所以绘画只是辅助他表达想象的一种工具,或是谋生手段:去为客户们画画。
而《蒙娜丽莎》就是被客户退稿的一幅画。
因为,如果客户满意,这幅画就应该交付出去,而不是被达芬奇一直带在身边,不过他自己倒是越来越喜欢这幅画。
这种将完美主义练就到巅峰的人,最容易虎头蛇尾。
他的很多画在进行到一半时就不满意了,便再也画不下去。
也许是达芬奇给人的感觉太接近于神。只有“画得不像”和“虎头蛇尾”这样可以让人产生共鸣的不完美,才能让吴远觉得他还是个活生生的人。
而“洁癖”这个词用在达芬奇身上,竟然也成了接地气的一种象征。
达芬奇本人不信宗教,但他却自成一宗,看看这些疯狂拍照的游客吧,他们完全无视了《蒙娜丽莎》对面还有一幅占据了整个墙面的杰作。
吴远回过神来,想找印声,这才发现印声早就被挤得没了人影。
糟糕,手机没有电话卡。
不过吴远想起了骨传导耳麦,轻轻转着『摸』动表面便可以联系上伙伴。
他挤出展厅,走到一处相对宽敞的走廊,开始联系印声。
“印声,你在吗?”吴远『摸』着耳麦连问了两句,才传来印声的声音。
“啊?吴远呐?”
“你跑哪去了?”吴远举起手机假装打电话的样子小声说道。
“我去,原来是耳麦。我刚想问你是从哪说的话呢,魔音穿脑了简直。”
“你现在在哪呢?”
“我已经在这边了。”
“哪里啊?”
“青铜鸟首。”
“你都找到了?”
“在地下一层,这边有个临时展厅。”
“临时展厅?”吴远边说边走,在导览图上找出负一楼临时展厅的位置。
“青铜凤鸟是特展,你先到入口大厅,到了大厅会看到一个小小的指示牌。”
“好,我就到。”
吴远原路返回到玻璃金字塔下的中央大厅,最显眼的指示牌当然是三大镇馆之宝。
这三位刚才都匆匆照过面了,一回生二回熟,吴远再想来看,那可不就是睁眼闭眼的事么。
大厅左手边的通道入口处,架了一个小小的指示牌,只有英文,大标题是:中国青铜器特展,下跟了几行说明,大意是:为期6个月,展品为私人提供。
而展板的配图,正是那件青铜凤鸟首。
喜欢行者无境请大家收藏:行者无境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