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豆小说阅读网>玄幻魔法>建安五年> 第六十一章 算诸蔡一石数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一章 算诸蔡一石数鸟(2 / 2)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待中年文士上得岸去,先跳下船的大汉已找到早已候在码头边的马夫,牵了数十匹骏马过来。

众人遂皆翻身上鞍,却并不入城,辨明路径后,骤马径直往城西大溪泽畔而去。

马蹄轻快,不多时便过了桃花溪,再往北走了不一会,已来到合作农场下属农屯近处。

远远望去,但见荒野间阡陌纵横,沟渠通畅,田间遍插旗帜,农人耕作其中,井然有序。

一行人似有意窥伺究竟,驭马便往里去,不料这些沟渠看似平常,却宽约丈许,急切难过,方绕至路口,谯楼上已有红旗急展,数十名值守屯卒在屯尉的率领下迎上前来,盘问身份,查缉甚严。

那大汉被问得急了,颇有些恼怒,似有用强之意,却被中年文士以眼神制止。那文士满面堆笑,只说是路过江陵,听说此处开荒甚是热闹,遂想来游览一番,屯尉自是不许,文士也不纠缠,领众骑勒转马头,径直向北,投襄阳而去。

数日后,襄阳城东门内的水军都督府内,都督蔡瑁与心腹军将闭门商议江陵之事,忠义校尉蔡和、昭信校尉蔡中均在席中,却只是坐于下首相陪,另有一面白短髯的儒雅文士端坐于二蔡之上,正乃在江陵城西试图入农场窥伺的中年文士是也。

此时他正与都督蔡瑁附耳而谈,言辞间以表字互称、颇为亲密。

两蔡向来跋扈,可今日忝陪末座,却无半点平日嚣张之态,只因上座之文士姓邓名义,来头之大,即便是有名的好色贪财将军,亦不敢随意招惹放肆。

邓义表字子孝,在荆州辅佐蔡瑁统军多年,其素有智谋,颇有威信。蔡瑁任都督后,全力扶持其上位,如今已擢升为平南中郎将,领一万洞庭水军驻营江陵郡潜江县,钥守洞庭湖口,横锁长江水道,监控荆南四郡,威震长江两岸,与蔡瑁互为犄角,遥相呼应。

这次刘州牧召众文武升堂议事,邓义作为洞庭水军主官,亦在相召之列,得旨之后日夜趱程,方于今晨入襄阳。

进城后,邓义未去拜谒刘表,便已先来都督府拜见蔡瑁,足以可见对老上司的一片忠心,故蔡瑁甚是开怀,大摆筵席、盛情款待邓义及手下军将。

席间邓义又引手下一员心腹裨将拜见诸蔡,正是艄头那位大汉,通报姓名,方知其姓甘名宁,字兴霸,巴郡人,年方二十三岁。

甘宁原为江中水匪,在荆楚一带也算是小有名声,因喜用锦缎缠于帆上,人皆称之为“锦帆贼”。邓义将其收复后,喜其年少力足,又不乏智谋,遂细加教诲,任为亲兵都尉,常随左右,并统领洞庭水军中极为精锐的戊字营——也正是邓义的亲兵营。

蔡瑁闻甘宁乃水贼出身,便已不喜,又见其上前相拜时,神情桀骜,毫无恭维之色,心头更是不快,只是碍于邓义在旁,不好发作,随意敷衍几句后,便转头与他人相语,不再理睬。甘宁见状,冷笑而退,并不作声,径直回席就坐。

待宴罢后,蔡瑁以讨论北地战事为名,又引邓义及心腹二蔡至内堂密谈,亲兵都尉甘宁自是随侍。

待至内堂,所议内容却与北地袁、曹毫无关系,尽是江陵之事也。

蔡瑁蔑称曰:“大公子刘琦胆小好色,懦弱无用,一旦刘景升驾鹤西去,荆州落入其手中,千里荆襄必将群贼并起、生灵涂炭,不复曾经的富庶祥和。反观次子刘琮,聪明伶俐,乃可造之材,更宜为荆州之主。”

邓义当然清楚蔡瑁和刘琮乃甥舅,却并未点破,只是捻髯谓道:“都督所言既是,我也知琦公子确非可掌权柄之人,可其毕竟有嫡长子的身份,而琮公子年龄尚幼,不能服众,如果要扶其上位,须有万全之策,否则必生大乱。”

蔡瑁试问道:“依子孝之见,当如何行事,方算万全?”

邓义以目视蔡瑁,笑道:“我看都督已然成竹在胸,何不尽数道来,莫非是信不过我?”

蔡瑁亦笑道:“非不信子孝,只不过事关重大,恐隔墙有耳矣。”

遂令左右闲杂人等皆退下,只留二蔡及甘宁在堂,低声将在江陵诸般谋划逐一告知,又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交给邓义,叹道:“之前连番策划,也算精妙,只可惜功败垂成,未能成事,需再另思良策。”

喜欢建安五年请大家收藏:建安五年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