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海起了对蔡家江陵商号主管蔡信的疑心后,蔡龙立时怒火中烧、杀机大起。
蔡虎与蔡龙都是被蔡家收养的孤儿,从小一起长大,感情甚好。上次蔡虎惨死江陵,蔡龙便极为恼怒,质疑为何众死士皆亡、独蔡信无事,力主要拿他回襄阳审问,却被忠义将军蔡和以蔡信生财有道为由,在都督蔡瑁面前保了下来。
如果这次能查明蔡信与刘琦有勾结,那么蔡虎之死他便绝对脱不了干系!哪怕是他为蔡家赚了再多金银,也抵消不了叛主罪责!
蔡龙在心中暗暗起誓,但凡能查到实据,便要让这厮受尽人世间最痛苦的折磨而死,以慰蔡虎在天之灵!
想到此节,他再也无心去理睬他事,决意即刻赶赴江陵,找那蔡信寻仇。
蔡龙暗窥左右,看准四周无人,猫身下得河堤,沿大路往江陵而去。路上但逢查缉询问,便称田畅田大人正在堰上相陪少将军,因嫌屯中酒水太劣,派他去江陵城中买些上好醇酒招待。
农场内关隘路口皆由屯卒驻守,见蔡龙一身靛蓝直裾打扮,上来就先信了三分;又听他自称九屯屯卒王爽,言语里对田畅等诸位大人极为熟稔,且以王爽名牌示之,自是毫不生疑,痛快放行,一路畅通无阻,出得农场,直奔江陵西门而去。
此时在大溪堰河堤上,刘琦大展豪雄气概,道出平生三大愿后,更是趁热打铁,一番推心置腹的肺腑之言,让众文武皆为之折服,痛哭流涕、誓死相随。
刘琦逐一宽慰,执手拭泪,盟誓将来,颇多感慨。
今日之功,首推“二马”,刘琦当面嘉许都水丞马良、匠作丞马钧之功,并许诺将上表襄阳,分别擢升为都水令、匠作令。
刘琦嘱咐马良,待大溪堰河坝修葺完毕、诸般水务安排妥当后,应及早北上南漳、宜城,与蒯家携手,力争早日修通漳蛮渠、贯通南北河道,方算大功告成,立千秋伟业。
马良揖拜称是,铭记在心。
考虑到今日炸堤决坝的场面太过超前和震撼,刘琦为竖立科学理性意识、杜绝大家心中的超自然思想,同时也是给将来的实战化应用做好铺垫,遂在现场便介绍起了火药爆炸的原理,并以撼地雷命名今日所用的炸药包。
众文武虽然听不大懂,但都清楚这撼地雷威力之大堪比神灵,故而一片歌功颂德,齐齐口称天佑我主、降下神器。
刘琦闻言哭笑不得,只能感慨自然科学的发展代差实在过于悬殊,不能指望时人都能理解,只要不因畏惧而影响实战应用就好。
他转头继续叮嘱马钧,要求他要加紧研究炸药实战化,除了要与抛石车、弩机相结合的大型化、远程运用外,还要多考虑炸药的小型化、便携式运用,并提出可以用密封性良好、成本又低的小陶罐、铜壶做容器,以便随身携带。不用时以油布包裹防潮,需要用时打开油布,将捻线拉出,再以火折点燃,便可扔出杀敌。
兴起之处,令人取来笔墨,随手便画出简易手雷的示意图,并取名掌心雷。
马钧如获至宝,将“掌心雷”图纸收好,待回雷火寨后,当天就召集工匠,着手实验,力争早日制成,寨外荒滩上再度雷声阵阵,自不必提。
说话间,日已中天,刘琦感觉腹中甚饥,便招呼众人回转大溪寨,待用完昼食再回城去。
一路缓缓而行,与肩舆上的如兰说着闲话,半晌方到寨门。有巡哨屯卒路过,见了诸位大人,自是止步行礼。
田畅向来亲和,故其中与之相熟者还不忘打趣谓道:“田大人,您这会才想起来遣人去买酒,怕是少将军和诸位大人昼食是喝不上了。”
田畅大惑不解,正待相问,文聘在一旁笑道:“田大人,您要买酒,知会我一声便是,我遣一健卒骑快马而去,必能早回,赶上这昼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