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便与赵云细细道来,只是这其中的来龙去脉却牵涉颇多,繁杂之处还需回溯到两个月前,丹阳郡守府内的一场不为外人所知的刺杀说起......
年方十七的孙翊孙三郎这些天过得很是郁闷难熬。
自从大哥孙策病逝日益加重、自己又参加了数次战斗后,多位叔伯辈的军将都暗示要推举他为新任吴侯,称二哥权过于沉闷,毫无乃兄风采,不足以镇压江东士族,只有孙翊这般武艺高强、骁悍果敢的天生将才,才能让六郡宵小不敢妄动。
孙翊起先并无争权之意,但耐不住众人撩拨,慢慢心思也就活泛了起来。
主张孙权继位江东重臣主要是张昭、张纮等一众文臣,而支持孙翊继位的当然是军方势力。孙翊对与文臣打交道没有兴趣,所以其多次请战出征,为的就是加强对军队的掌控、巩固自己的基本盘。
可没曾想就在他随左都督程普征讨来犯的交州刺史张津时,孙策的病情突然急剧恶化、撒手人寰,留守吴郡的孙权则乘机在张昭、张纮等重臣的拥护下继任吴侯,而时任右都督的周瑜原本已与孙翊暗通款曲、相约大事,然事到临头却以顾全大局的名义选择了支持孙权继位。
等孙翊得到消息,与程普日夜趱程赶回吴郡时,一切已成定局。左都督程普在张昭、周瑜等人密谈之后,也劝慰孙翊接受既成事实,并称新任吴侯孙权已当众起誓,将保孙翊终生富贵荣华。
眼看大势已去,孙翊别无选择,只能无奈的接受这个结果,被孙权解除兵权、送到丹阳城中,美其名曰是牧守一郡,实则被软禁于府内,连大门都迈不出去。
孙翊毕竟还是少年心气,被憋得浑身难受、无处消解,便只有整日饮酒解乏,而他性子本就豪放,虽然出不得门,却也爱呼朋唤友、招红引翠,兴之所至,自是举樽如饮水,将自己喝得烂醉如泥。
醉后往往发起酒兴,想要出门寻乐,被看守与护卫软硬兼施阻拦,常常拳脚相加以泄愤懑。门终究还是出不了,却惹出不少怨恨,为自己埋下杀身之祸。
这日孙翊听闻吴侯以为先父报仇之名,起兵取江夏,却落得大败而归,据说新任大都督周瑜连退数百里,躲在鄱阳湖内不敢出动。他心头欣喜不已,也懒得再有所顾及,遂在府内张灯结彩、大摆筵席,席间酒醉之后,更是口出狂言,称若是自己是带兵出征,当如何如何点将,又如何如何用兵,绝不会又这般惨败。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些话被一字不落的记了下来,很快便被送到了吴侯案上,后者看过后面沉如水、未出一言,但眼底的杀机已然难以掩饰。
数天后的一个傍晚,孙翊再次喝得酩酊大醉,烂泥般被扶回寝房,睡到半夜时却突然惊醒,抬眼一看却是魂飞魄散,一名蒙面杀手正手持短刃往他胸口搠来!
亏得他这几年在战阵上的历练,对杀意极为敏锐,这才能有所感应,在千钧一发之际醒转了过来,而后猛然一滚落到了榻下,躲过了杀手势在必得的一刀。
只是孙翊虽然武艺精熟,但一来宿醉未解,腿脚酸软,浑身无力;二是赤手空拳,并无称手兵刃,故而十成身手只能发挥不到三成。反观那杀手却是刀刀迅猛、招招夺命,逼得孙翊手忙脚乱,数招之后后背、手臂便连中数刀。虽然都是轻伤,不至危急性命,但衣衫已被鲜血沁透。
喜欢建安五年请大家收藏:建安五年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