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曹操是准备先到许都召集旧部,而后再与刘琦里应外合,进而掌控朝局。但因为意外救下杨玲这一插曲,曹操果断改变计划,选择在进城后先送杨玲回家,打算从三朝老臣、太常寺卿杨彪这里破局。
死了个婢女倒是没什么,但宝贝孙女险些受辱,这事岂能善罢甘休,杨彪怒不可遏,吹须瞪眼,嚷嚷着要去找高览讨个说法,曹操看准时机,上前劝慰道:“此事毕竟关系女子名节,若闹得满城风雨,怕是不妥。”
这一说让杨彪冷静了下来,知曹操所言不虚,确实不宜把事情闹大,那高览如今总揽许都城防,与王邑狼狈为奸,势力颇大,自己去找他怕没有什么好结果,反而还坏了孙女名声。
但自己堂堂太常寺卿,三朝老臣,掌上明珠受辱,就这么算了心中自是不甘,遂再问及施暴之人。
“请太常放心,他们已去了该去的地方,”曹操手指往下,似笑非笑谓道:“只是听闻辅国将军蒙大司农拔擢重用,守卫京畿,却治军不严,手下兵将劣迹斑斑,作恶不少,怕是许都百姓遭了不少罪啊。”
杨彪混迹庙堂多年,哪里听不出其中的弦外之音。曹操去江陵这数月来,朝廷上上下下都认为其再无出头之日,所部亲信里,领头的尚书令荀彧已被罢黜,其余人等要么改换门庭,要么首鼠两端,他今日来找自己,无非是借着玲儿之事来卖人情,希望在朝廷中提供支持。
作为对刘氏皇权正统的坚决维护者,杨彪本就对王邑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很是不满,他旁置献帝,独揽大权,不是丞相却胜似丞相,更对高览诸多放纵,才酿成了今日之祸。只是他对于曹操同样也不放心,遂试探道:“敢问丞相,如今政局不稳,汉室衰微,当如何整顿,方可助天子重振朝纲?”
“太常这是对我不放心啊,”曹操揶揄道。
杨彪浅笑谓道:“兹事体大。纵使丞相对我杨家有厚恩,也当先问明白才是。”
“既然如此,那我就实话实说了,”曹操面色一正,沉声谓道:“好叫太常得知,我早已与楚国公商议过,此番回京,将向皇上请辞丞相及大将军之职,不再管军事与政务,而专司明纪正典,纠察百官不法,以洗涤我朝污浊之气,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曹操所求的无非便是大司空。司空掌管刑狱,虽与丞相与大将军并列三公,但论及实权,还是差了一大截的,这般自降身份之举,让杨彪好生诧异,遂试探问道:“丞相文治武功,皆乃当世扛鼎,为何突有此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