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不才姓吕名端字易直。”
“久仰大名,今日算是见过活的了。”
“区区贱名,没想到还能入得了盐城伯的法眼。”
“宋某听过一句话叫做‘吕端大事不糊涂’,今日一见也不过如此。”
吕端脸色一变,冷哼一声道:“吕某倒想听一听盐城伯的高见。”
“高见不敢说,最起码比吕先生敢于承担责任,对得起国家发给宋某的俸禄。”
这话吕端可不敢接,若是说宋文远对不起朝廷发放的俸禄,这天下就没有能对得起朝廷发放的俸禄。一个宋文远让朝廷的岁入足足提高了好几成。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朝廷北伐幽云竟然都不用动用国库,正因为如此,不管幽云之地做什么,朝臣们都没有发言权,自己没出力,自然说话不硬气。
眼下的反对无非是不想让新政从幽云之地扩展到整个天下,可是他们在幽云也是有眼线的,自然看到了幽云之地实施新政后的活力。
宋文远戏谑地看着吕端继续说道:“宋某之所以还高看你一眼,是因为你刚才的反对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是确实在为朝廷考虑。
只不过思想太过保守,不适合如今大周的开拓精神,朝廷做事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去做,有困难就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
普通百姓才有几亩隐田,大多数的隐田在谁的手里,吕先生心里没数吗?”
吕端久在地方,当然知道土地大多数都掌握在什么人的手里,可是这些地方上的士绅大户与朝野上下勾连甚深。
若是清丈土地,这些人肯定不甘心利益受损,他们手里可握有大量的隐户,这些隐户靠着士绅大户而活,可以说是心中只有家主,而无朝廷。
只要士绅大户一声令下,这些隐户就会群起而攻,形成民变,一旦形成民变,顷刻间就会蔓延百里,荼毒周遭百姓。
“正因为吕某清楚,所以才坚决反对清丈田亩,清丈田亩为朝廷带来的收益远不及给朝廷带来的风险。
若是因为清丈田亩而造成天下大乱,不知盐城伯可有想过这个后果?”
宋文远与皇帝对视了一眼,轻轻点了点头道:“吕先生说的不错,若是朝廷强力推行土地清丈,出现民变在所难免。
这些民变不过是廯疥之疾,只要朝廷大军一到,顷刻间便会烟消云散,宋某倒是希望多跳出一些人来,正好一锅烩了,有道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迎客。
与其让这些蛀虫隐藏在暗处随时随地的给朝廷添乱,不如趁势全部剿灭,宋某倒是想看看是他们头硬,还是朝廷的刀硬。”
喜欢王门庶子请大家收藏:王门庶子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