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禁军到来之前,三人摆出了一副甩手掌柜的态度,整日出游宴饮,丝毫没有要为国征战的样子,这让巴蜀地方官放心不少,只有成都知府忧心忡忡,他是朝廷空降过来的一方大员,很清楚如今的朝廷风气。
就巴蜀现在的这种情况,朝廷既然将宋文远这个天下第一权臣派了过来,肯定是要做些事情的,不可能就这么轻拿轻放。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一个外来户肯定不能与本地士绅官吏站在一起,而是要站在朝廷这边,不然他的仕途可就全完了。
他是聪明人,刚刚就任成都知府没几年,如今的西川路就是一座火药桶,外表看似繁华,实则危机重重。
只因当年平定巴蜀之时,朝廷官兵杀戮过甚,军纪不张,导致蜀地百姓对大周并无多少向心力,经过一番争斗之后,朝廷选择了向蜀地大户妥协。
这就给了蜀地大户攫取蜀地权力的机会,除了一些州府主官,大部分官吏都是来自地方大户分润,朝廷对于蜀地的影响力只有一个赋税。
只要蜀地能够将赋税收上来,朝廷并不怎么管蜀地的治理情况,不是朝廷不想管,而是鞭长莫及。
蜀地四面环山,易守难攻,是一个理想的割据之地,正是因为如此,一旦出现叛乱便很难平息。
朝廷对蜀地的怀柔之策并没有人让蜀地安稳,相反的却给了本地士绅大户壮大的机会,如今的蜀地已经到了尾大不掉的境地,黔首百姓食不果腹,士绅大户一掷千金。
成都府城内富户千万,城外乡村到处都是吃不上饭的饥民,这种情况下,只差一点儿火星就能点燃蜀地的反抗之火。
知府命人盯着馆驿,趁着宋文远一个人在驿馆的时候换了便服悄悄进了驿馆前来拜见宋文远。
对于成都知府的到来宋文远有些意外,这些成都知府相对于其他能够做到知府一级的官僚来说,年轻的不像话,竟然比宋文远还年轻。
成都知府一进门便向宋文远作揖行礼道:“下官成都知府张咏拜见盐城伯!”
“张知府免礼,请坐!”
宋文远抬手请张咏坐下,亲卫送上茶水后,张咏也不卖关子,直接问道:“盐城伯对蜀地怎么看?”
宋文远摇摇头道:“宋某刚到成都还没来得及了解蜀地的情况,不过看成都城内的繁华景象,可见张知府治理蜀地功不可没。”
对于宋文远的装糊涂,张咏也不意外,若是一上来就能跟自己交心,那倒让他不敢相信了。
“盐城伯!这只是表象,下官可以肯定的是整个蜀地的财富,十之七八都在成都府城,出了成都府城外面到处都是流民,地方上的士绅大户实在是太贪婪了,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这样下去,蜀地早晚会出乱子,以蜀地现在的这些厢军如何能够镇压的住。”
喜欢王门庶子请大家收藏:王门庶子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