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了才算是能解燃眉之急,可却也不能没完没了的打,因为那样总会有输的一天,只能一边打一边去调理了,你在三川郡所行之事已然证明你有这个能力让百姓消除怨恨,到那个时候,虽然比之前难了些,但也并非做不到。”
“也正因有你在,此事才没那么无解,反倒是变得极为清楚明白,无非就是一个打字嘛,打嬴了,秦国可平安度过此劫,打输了,万事皆休。”
“至于是输是赢,我此刻给不了你答案,因为我李斯是人,不是天上的神仙,既左右不了未来的事情,也预见不到未来的胜负,这场决定秦国生死存亡的大战,当由你来决定,是输是赢,是生是死,便是权且看你嬴佑的本事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在说完这些话之后,李斯颇为赞赏地看了一眼嬴佑,这些日子他也时常在想秦国以后需要面对的困难,越想便是越觉得侥幸,若是秦国在嬴政之后没有嬴佑这么一个接班人,那到时候的秦国会怎么样呢?
这是李斯不愿,也可以说是不敢去想的事情,索性他也不用去想了,因为秦国有嬴佑。
“至于你所问的后面半句,我明白你此刻的心意,这一路上所见的秦国基层官吏多数不太称职,起码谈不上出众,今日你又是见到了那样一幅画面,所以对秦国的将来担忧自在情理之中。”
李斯如此对着嬴佑说着,接着又长长呼出了一口浊气,而后将手掌按在了嬴佑这位外孙和学生的肩膀上,语重心长地开口说道:“可也别太担心这些事情,秦国的基层官吏素质不行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
“只能是像我先前所说徐徐图之,对于这些人,慢慢去培养便是了,首先便是要给他们一个安稳的环境,接着再行其他。”
嬴佑听着李斯的话,原先一直认真聆听的他忽然开口道:“外公,若我广开民智,会如何?”
李斯在听到嬴佑这突如其来的一句之后有些愣住了,而还未等他说话,便是又听嬴佑对着他说道:“昔日五百年乱世之中,诸子百家争鸣,其中多少人杰出世,可为何我秦国一统之后反倒是无此风气了?”
“乱世一统,机会少了固然是一点,可却也未尝没有我秦国自己的问题,我秦国如今太过侧重于法治了,对于其他百家学说反倒是嗤之以鼻,对于思想的禁锢太牢了些。”
李斯听着嬴佑这一番话微微皱眉,接着朝嬴佑开口说道:“我秦国之所以如此做自然是有缘由的,这是我秦国统御天下的手段。”
“但却小气了些。”嬴佑下一刻语出惊人,而后方才还在充当着学生的嬴佑便是在李斯讶异的目光下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我秦国对思想之禁绝,无非也便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底下的人知道的少了,自然而然也便不会想那么多...”
“可代价便是我秦国眼下的基层官吏竟是找不出几个出类拔萃的人物,甚至这一路之上能称得上尽职尽责的都没有几个,这些又何尝不是我秦国禁绝思想的反噬?”
“何况这样做便真的能让我大秦千秋万代?我看不能,不然又该如何解释眼下我秦国的处境?那些百姓真的是知道的少了,便不会做吗?若真的是如此,那我就永远不会有建立过秦村的机会才是。”
“比起靠这种手段来维护统治,又为何不能放开民智,让天下人有思考的能力,只要能给他们一个太平安康的世道,他们又岂会作乱?”
“所以在我看来,我秦国眼下愚民的手段,太小气了!”
李斯听完嬴佑的一番话之后先是惊讶,而后是有些认同,最后便是欣慰了,嬴佑的眼界心胸俱是一流,口中也时常能说出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话语。
所以当李斯在听完嬴佑的话之后,脸上浮现出浓厚的笑容,以一种无比感慨的语气说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啊,小子,既然你有此胸怀,便是去做做看...”
“若真能做成你口中之事,便也是你出师的时候了!”
-------------------------------------
喜欢大秦:我爷爷是秦始皇请大家收藏:大秦:我爷爷是秦始皇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