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被拐妇女们仗义包揽了村中孤儿的看管工作后,村民对她们的看法大有改观。
本来就是受害者,被多次转卖、受不同的男人迫害也不是她们的主观意愿,说起来个个都是好人家的女儿。
怪只怪天杀的人贩子和把女人当玩意儿的坏分子,买卖同罪,他们的行为应当受到谴责;他们的下场应该被传播出去!
知道要登报,大队社员都挺新鲜的,一大早活儿也不干了全挤在大队部看热闹,气的李祖富吹胡子瞪眼儿。
当着外人不好把话说的太难听,他直把人往外撵,“走!都走!大门口都叫你们堵死了,叫人家报社的同志咋开展工作?今天不上工?家里不吃饭啦!”
真气死个人哩!就知道看热闹,也不知道抓紧时间表现大家伙儿务实又不怕吃苦的美好品德。
“待会儿登报就写大溪沟村村民个个游手好闲、逗猫溜狗,纯二流子村!看你们一个个以后咋出门见人!还不走!”
见大队长真上火了,村民们也不敢玩笑。
登报是大事儿,要面见全国父老乡亲和各位领导的,写的好大家面上有光,对村子以后的发展也大有好处。
别的地儿想有这份殊荣还没这机会呢,可得好好珍惜。
知道不是耍宝的时候,虽然还是想看热闹,但想想脸面要紧大部分社员也就按捺住了。
留了几个半大的穿着还算齐整的小孩儿在墙上玩儿,顺便看着点儿院子里的动静,剩下的都散了。
报社委派来的同志很年轻,也很敬业,一大早就来了。
大概提前知道了今天要采访的是被拐妇女,四个里头三个是女同志,唯一的男同志瞧着也很有亲和力,一股子书卷气。
小地方难得来外人,更别提是这样使笔杆子又有体面工作的年轻人了,村民们想看热闹也是人之常情。
都到地里了还蛐蛐呢,说还是读书好,女娃娃也能挣工资,又体面又干净,回头就把家里几个萝卜头洗刷干净,都送去扫盲班。
地里刨食的日子再过三十年也难有出息,不如拼一把,看看运气。
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干干一天的苦日子当爹娘的过够了,但凡有的选,谁也不愿意再让孩子们沾手。
每每这个时候秦运国两口子是最得意的。
整个村子这么多人户,就他家养出了个大学生,上学就等于上班,月月有开支。
如今又有了儿子,后半辈子有了指望,一时间风头无两,算得上是大队上最得意的人户了。
像是怕被人遗忘似的,林帮娣总是不遗余力的卖吹自家那点儿事儿,这不,见乡亲们都在说要让女娃子读书的事儿,她又端起来,指教上了。
“咳嗯~咳嗯~”清了清嗓子,林帮娣抱着儿子,侃侃而谈,“老话说的好~养儿不读书当不得养头猪!不论男娃女娃,愿读书、会读书就是好娃!得受教育呀!不能省钱的!”
本来招娣考上重点大学就是个正面典型,连大队长也带下来过上头领导的问候,极有面子,因此听她胡咧咧的人还真不少。
村里都是大老粗,没那么多讲究,想到啥就说啥,当即有个妇女嚷嚷道:“再想省钱也不能在娃身上省啊,不是咱抠门儿,是真没钱!铁根他娘,说说你和他爹是咋把招娣供出来的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