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豆小说阅读网>都市言情>穿越60年代,不留遗憾> 第248章 知青的安置问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8章 知青的安置问题(1 / 2)

孙玄正在采购科的办公室里核对账目,窗外的知了叫得人心烦意乱,六月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在账本上投下一片刺眼的光斑。

"孙玄!"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吴书记找你。"

孙玄抬起头,看见郑源站在门口,额头上全是汗,他放下钢笔,心里咯噔一下:这个时间点,吴书记找他做什么?

"郑哥,知道什么事吗?"孙玄一边收拾账本一边问。

郑源摇摇头:"书记只说让您马上去。"

吴书记的办公室在三楼最里面,孙玄敲门进去的时候,看见吴书记正站在窗前抽烟,眉头紧锁。

"吴书记,您找我?"孙玄轻声问道。

吴书记转过身来,他的眉头紧锁,他掐灭手中的烟,示意孙玄坐下:"小玄啊,有个重要任务要交给你。"

孙玄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注意到吴书记的办公桌上摊开着一份文件,上面盖着鲜红的印章

孙玄接过来一看,是省里的通知:要求各县做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接收安置工作,他快速浏览了一遍,心里有了数。

"上级通知,我们县要接收一批上海来的知青。"吴书记的声音有些沉重,"大概有一百多人,都是十七八岁的年轻人。"

孙玄的心猛地跳了一下,他想起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的新闻,说是有大批知识青年要上山下乡,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他们县了。

"这些孩子从小在城里长大,突然来到农村,肯定会有很多不适应。"吴书记叹了口气,"我想让你负责他们的安置工作,你在采购科工作多年,对县里的情况最熟悉。"

"我找你商量,是因为你熟悉农村情况。"

孙玄点点头他明白吴书记的意思,知青下乡不是小事,关系到这些年轻人的前途,也关系到农村的稳定。

"我担心的是,"吴书记继续说,"这些孩子从小在城里长大,突然到农村来,能不能适应?要是出了什么事,我们怎么向他们的父母交代?"

"我觉得,"孙玄斟酌着开口,"首先要做好安置工作,不能把他们都集中在一个地方,要分散到各个公社去,每个公社安排专人负责,最好是本地干部,熟悉情况。"

吴书记点点头:"继续说。"

"其次要组织学习。"孙玄说,"让他们了解农村,了解农民,可以请老农给他们讲课,教他们种地,还要组织他们学习伟人的着作,提高思想觉悟。"

"嗯,这个思路不错,但是要注意,不能让他们住得太分散,最好能集中在一起,这些孩子人生地不熟的,互相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孙玄沉思片刻,说道:“吴书记,我觉得首先得解决他们的住宿问题,得找一些合适的房子,进行简单的修缮和整理,让他们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而且,要根据知青的性别和人数合理分配宿舍,确保安全和便利。”

吴书记点头表示赞同:“住宿是个大问题,这方面你先列个详细的计划出来,需要物资和人力调配尽管提。另外,他们的生活物资供应也不能马虎,要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粮食、生活用品等,你在政府采购科,这方面你最清楚,一定要把好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