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枢纽网络的建成,彻底改变了人类文明在宇宙中的地位。曾经遥不可及的星辰大海,如今通过时空传送变得触手可及。大规模的星际探索和“生命方舟”的部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而是即将实现的现实。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活动范围无限扩大,一个更加深刻的问题摆在了守护者联邦面前:如何在广阔的宇宙中,与可能遇到的其他文明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星际基因研究联盟和意识之网的建立,已经证明了跨文明合作的可行性和巨大潜力。门后文明的友好和智慧,让人类看到了宇宙中并非只有孤独和敌意。在守护者联邦议会的一次重要会议上,叶樱提出了一个更加宏大、更具包容性的构想——组建一个“文明共同体”(Community of Civilizations)。
“我们已经迈出了走向宇宙的第一步,”叶樱站在议会大厅中央,紫色的眼眸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我们与门后文明建立了联系,我们拥有了连接宇宙的技术。但宇宙是如此浩瀚,我们不可能独自探索一切,也不可能独自应对所有挑战。我们需要盟友,需要伙伴,需要一个能够容纳不同文明、共同发展的框架。”
她阐述了“文明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承认宇宙中生命和文明的无限多样性,尊重每一个文明的存在方式和发展道路,无论其形态、技术水平或意识结构如何;倡导基于理解和共情的和平交流,通过知识共享和互助合作,共同提升所有成员文明的福祉;联合起来应对宇宙中的未知威胁和挑战,维护宇宙的平衡与和谐。
这个构想得到了守护者议会和联邦理事会的广泛支持。基因战争的痛苦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冲突和对抗的代价,而与门后文明的友好接触则让人类看到了合作带来的希望。门后文明的代表也通过意识之网表达了对这一构想的积极回应,它们同样渴望在宇宙中找到伙伴,共同探索未知。
“文明共同体”的组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从人类文明与门后文明的双边合作开始,逐渐吸引其他通过时空枢纽或量子网络建立联系的友好文明加入。这些文明可能来自不同的星系,不同的维度,甚至拥有人类无法想象的生命形态。它们可能是能量体、信息体、硅基生命,或者其他完全陌生的存在。
共同体的结构被设计得尽可能地灵活和包容。它不是一个强制性的统治机构,而是一个基于自愿加入和相互尊重的合作平台。共同体的最高协调机构是一个“共同体议会”,由各成员文明的代表组成。议会负责协调共同事务,解决成员之间的分歧,制定共同体章程和行动准则。每个成员文明在议会中拥有平等的地位,无论其规模大小或技术先进程度。
守护者联邦在“文明共同体”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作为人类文明的代表和共同体的发起者之一。而七色守护者,凭借他们与“文明之门”、量子网络、意识之网以及“永恒印记”的特殊连接,成为了共同体得以维系的关键力量。
叶樱作为守护者议会的首席和人类文明在共同体议会中的主要代表,她的“永恒印记”和“意识之海”感知能力是连接不同文明意识和理解其深层意图的桥梁。她能够感知不同文明之间的意识共鸣和潜在冲突,促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白灵的“意识之光”则帮助弥合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障碍。她能够“翻译”不同意识结构的“语言”,理解其非语言的概念和情感,确保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失真。
李明负责共同体的安全防御体系,与各成员文明共同构建宇宙安全网络,应对潜在的宇宙威胁;陈刚负责共同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跨文明的时空枢纽网络和资源分配;王阳负责共同体的环境适应和资源管理,帮助成员文明适应不同的宇宙环境;林芳负责共同体的生命福祉和科学研究,促进跨文明的生命科学交流和医疗互助;白色守护者则代表共同体的最高原则和精神指引,确保共同体的运作符合和平、公正和守护生命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