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豆小说阅读网>玄幻魔法>合鸣> 第147章 前朝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7章 前朝事(1 / 2)

平南王史俊贤见状,心中一紧,连忙问道:“皇上,您为何叹气?可是有什么烦心之事?”

史俊贤的声音平稳而温和,但他的眼中却闪过一丝探究。他站得笔直,双手微微拱起,摆出一副忠诚臣子的姿态。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是啊,皇上,若有何事困扰,请告知臣等,臣等愿为皇上分忧。”

皇帝抬起头,目光深邃地看了史俊贤一眼,然后缓缓道:“平南王,你对朕忠心耿耿,朕自然是知道的。只是,朕近日读了一些书,感慨颇多。”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接下来的言辞。

史俊贤心中一跳,他端起酒杯掩饰自己的情绪,轻轻抿了一口,静静地等待着皇帝的下文。 殿内的其他将领,也屏息凝神,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太和殿内的气氛因皇帝的那声叹息而变得凝重起来。烛火微微跳动,映得每个人的脸庞忽明忽暗。平南王史俊贤站在原地,目光紧盯着皇帝赵恺渚,心中暗自揣测着对方的意图。其他将领,如李牧和、赵武陵等人,也都屏息凝神,等待着皇帝的下文。乐师们的琴声早已停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沉寂,只有偶尔传来的杯盏轻碰声,打破了这份安静。

皇帝靠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目光深邃而悠远。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诸位爱卿,朕近日读了一些历史书,上面记载着一些将领叛国的故事,让朕深感忧虑。”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似乎真的被那些历史所触动。

史俊贤闻言,心中一紧。 他不动声色地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目光落在皇帝身上,试图从对方的神情中读出更多的线索。李牧和粗大的眉头微微皱起,赵武陵则低头沉思,殿内的气氛愈发紧张。

皇帝顿了顿,继续道:“朕记得,历史上有一位将领,名叫张义。他本是前朝的一位名将,战功赫赫,深得皇帝信任。朝廷赐他高官厚禄,甚至将边疆重镇交由他镇守。可谁曾想,他却因不满朝廷的政策,私自招兵买马,最终起兵叛乱,险些颠覆了整个国家。”皇帝的声音平稳而缓慢,但每个字都像一块石头,重重地砸在众将领的心头。

史俊贤的手指微微一颤,但他很快掩饰了过去。 他低头思索片刻,然后抬起头,恭敬道:“皇上,历史上的张义,确实是个反面教材。只是,那已是前朝旧事,与我朝无关啊。”

皇帝微微一笑,摆了摆手:“平南王言之有理。朕并非怀疑诸位的忠心,只是读到这些故事,总不免心有余悸。”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的众人,“张义叛乱之后,前朝皇帝痛定思痛,颁布了多项法令,加强了对兵权的监管。可即便如此,后来的几代皇帝,仍免不了猜忌将领,导致君臣离心,国家动荡。”

李牧和闻言,忍不住站起身,拱手道:“皇上,臣等对国家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历史上的教训,臣等铭记在心,绝不会重蹈覆辙。”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一股战场上的豪气,似乎想用这份坦荡来打消皇帝的疑虑。

赵武陵也紧跟着起身,语气儒雅却坚定:“是啊,皇上,臣等身为大赵的将领,自当以国家为重,绝不会做出叛国之事。若皇上有所忧虑,臣等愿以性命担保,绝不辜负皇上的信任。”

皇帝看着他们,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他摆了摆手,示意两人坐下:“两位将军不必如此,朕自然是相信你们的。”他的声音温和,似乎在安抚众人的情绪,“只是,朕常想,兵权过重,若有人心生异志,恐会危及国家安危。朕并非不信任诸位,而是想为我朝的长治久安,多做一些打算。”

史俊贤心中一动,他敏锐地捕捉到了皇帝话中的深意。 他端起酒杯,敬向皇帝:“皇上所言极是。臣等为国征战多年,深知兵权的重要。皇上若有何忧虑,臣等愿听从安排,以证忠心。”

皇帝哈哈一笑,举杯回敬:“平南王的心意,朕心领了。诸位爱卿不必紧张,朕只是有感而发罢了。”他一饮而尽,脸上重新浮现出笑容,似乎想缓和殿内的紧张气氛。

太和殿内,灯火通明,数百盏宫灯高悬殿顶,烛光摇曳不定,映照在金碧辉煌的殿柱和雕龙画凤的穹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殿中央的龙椅上,皇帝赵恺渚端坐如山,他的龙袍在烛光下泛着暗金色的光泽,威严中透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深沉。他的面前,金杯玉盏排列整齐,酒香弥漫,却掩不住殿内因他先前讲述历史而弥漫的沉重气氛。那段关于叛将张义的故事,仿佛一柄无形的利剑,悬在众将领的心头,让人不寒而栗。

然而,赵恺渚似乎并不打算让这份凝重持续太久。他轻轻放下手中的酒杯,杯底与案几碰撞,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皇帝的脸上重新浮现出一丝温和的笑容,目光缓缓扫过殿内的众将领。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带着一丝安抚的意味:“诸位爱卿不必紧张,朕提起这些历史往事,并非怀疑你们的忠心。”这话虽轻,却如春风拂过冰面,试图融化殿内的紧张气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平南王史俊贤闻言,心中微微一松,但那根紧绷的弦并未完全松懈。他端起酒杯,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酒液在杯中微微晃动,映出他深邃的目光。他轻抿了一口,酒香入喉,却难掩他内心的警惕。作为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史俊贤深知皇帝赵恺渚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绝非随意。他静静地等待着皇帝的下文,目光紧锁在赵恺渚的脸上,试图从那张波澜不惊的面容中读出更多的线索。

殿内另一侧,李牧和与赵武陵对视一眼,两人的眼神中都带着一丝疑惑。李牧和粗犷的脸庞上眉头微皱,他的手掌不自觉地握紧了酒杯,关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赵武陵则低垂着眼帘,指尖在案几上轻轻敲击,似在沉思。两人缓缓坐下,但脸上的凝重并未消散,仿佛皇帝的话在他们心中激起了一圈又一圈涟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