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北极课堂” 走进北京某小学时,屏幕里的王晓东正在给孩子们展示纳米机器人。“叔叔,这个小机器真的能修复冰面吗?” 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举着话筒。
“当然!” 王晓东蹲下身子,护目镜上的雾气模糊了视线,“你们看,它就像给北极贴上了创可贴。但真正的守护者,” 他指向镜头外,“是所有关心地球的人。”
48 小时的最后通牒来临前,国际环保组织代表团抵达北极。当他们看到纳米机器人自动填充冰缝、磁悬浮开采设备零震动作业时,会长林岚的手微微颤抖:“这简直是奇迹……”
然而,危机并未解除。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突然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对北极稀土开采进行全球公投。王晓东连夜飞往日内瓦,登机前收到女儿的视频:“爸爸,我们班同学都投票支持你!这是我们画的加油海报!” 画面里,几十个孩子举着画满彩虹和清洁能源符号的纸张,齐声喊着 “王叔叔加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联合国会议厅内,各国代表争论不休。“北极属于全人类,中国无权私自开采!” 某国代表拍着桌子。
“那请问,” 王晓东举起一份数据报告,“当贵国的新能源汽车因稀土短缺停在港口时,是否也考虑过‘人类共同利益’?” 他切换投影画面,展示西南省的清洁能源成果:氢能公交车穿梭在青山绿水间,光伏板阵列与草原牧场和谐共生,“我们不是在掠夺,而是在寻找发展与保护的平衡点。”
会议陷入僵局时,王晓东突然播放了一段视频。老榕树村的孩子们站在村口,身后是崭新的氢能校车。“叔叔阿姨们,” 带头的小男孩有些紧张,“北极是地球的帽子,我们想保护它。但没有稀土,我们就没有干净的汽车、明亮的路灯……” 孩子们清澈的声音回荡在大厅,不少代表红了眼眶。
最终,会议达成共识:成立北极资源联合开发委员会,由中国主导制定生态友好型开采标准。消息传回北极,观测站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王晓东站在冰原上,看着纳米机器人编织出的防护网在极光下闪烁,仿佛一条璀璨的银河落在人间。
但新的挑战接踵而至。某国际矿业巨头暗中资助反华组织,在北极周边国家煽动抗议活动。更危险的是,极端组织扬言要破坏开采设施。王晓东握着李维民递来的情报,目光坚定:“通知国安部门,加强安保;联系外交部,揭露幕后黑手。” 他转身望向忙碌的科研人员,“我们守护的不仅是稀土矿脉,更是人类的未来。”
深夜,王晓东的卫星电话响起。李大山的声音带着笑意:“王省长,村里的娃娃们给北极熊做了小房子,等春天来了,就能送到北极去!”
王晓东望着窗外的极光,想起女儿画作里戴着科学家帽子的北极熊。“告诉孩子们,” 他声音哽咽,“北极的春天,一定会来。”
而此刻,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阴谋者们正在策划更大的行动。暗网上,一份名为 “北极风暴” 的计划悄然流传,目标直指西南省的北极开采项目。暴风雪中的极夜,似乎永远藏着未知的危机,但王晓东和他的团队,早已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喜欢云的归途是故乡请大家收藏:云的归途是故乡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