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个大概意思也就行了,毕竟仗都已经打起来了,谁还有闲工夫去仔细琢磨你用词是否准确呢?
而随着李倚的檄文被宣读完毕,下方的将士们犹如被点燃的火药桶一般,在各自将领的带领下,齐声高呼:“直捣凤翔,诛此逆贼,以正国法!直捣凤翔,诛此逆贼,以正国法!”
这上万名将士的呼喊声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直冲云霄,仿佛要将整个天空都撕裂开来。
这震耳欲聋的呼喊声中,蕴含着无尽的杀气和愤怒,让人不禁为之胆寒。
李倚站在高台上,俯瞰着下方士气如虹的大军,心中感到无比的满意。他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猛地抽出腰间的佩剑,将剑尖指向凤翔的方向,声如洪钟地喊道:“出发!直捣凤翔!”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先是几十名信使携带着檄文先行出发,他们将传檄到凤翔的各州县。
然后大军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开始缓缓地向前移动。士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手中的兵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他们的步伐坚定而有力,每一步都似乎能踩碎敌人的骨头。
李倚身先士卒,处在大军的最前列,他的身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高大。他的身后,是绵延不绝的军队,宛如一条黑色的巨龙,气势磅礴地向着凤翔进发。
杜云知站在原地,望着李倚和大军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不由得涌起一丝担忧。他转头看向身边的杜让能,轻声问道:“叔父,你说大王他能成功吗?”
杜让能仍然沉浸在李倚刚刚的檄文中,那檄文气势磅礴、言辞犀利,让他不禁感叹道:“睦王军中竟然有如此能写出这般檄文的大才,实在是非同凡响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听到杜云知的询问,杜让能回过神来,感慨地说:“睦王的军队,士卒们队列整齐,进退有序,显然是一支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师。
再看他们士气高昂,想要输掉这场战争恐怕都很难啊!”
杜云知听了杜让能的分析,心中的担忧稍稍减轻了一些。他暗自为李倚祈祷,希望他能够在这场战斗中取得胜利,平安归来。
与此同时,李晔站在一旁,目送着李倚和他的军队渐行渐远。他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因为他发现自己这个八弟不仅手下有文有武,人才济济,还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
相比之下,李晔觉得自己虽然即将登上皇位,但身边却没有可用之人,手上更是无一兵一卒。想到这里,他不禁感到有些无奈和焦虑。
李晔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了杨复恭身旁的杨守立和杨守亮身上。这两位将军身材魁梧,威武雄壮,一看就知道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李晔心中顿时涌起一股爱才之心,恨不得立刻将他们招揽到自己的麾下。
“守亮啊,你看如今这局势,我与睦王和解,实乃明智之举啊!”杨复恭一脸得意地说道,仿佛对自己的决策十分满意。
杨守亮连忙点头称是,附和道:“确实如此,义叔。”
他的语气沉稳,接着又感叹道:“睦王的军队军容整齐,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其带兵之人显然是厉害非凡。
若是我们真的与他为敌,恐怕即便人数上占优,也未必能讨到多少好处啊。”
杨复恭对杨守亮的看法深表赞同,他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透露出一种轻松和释然。
笑罢,他接着说道:“如今睦王已经离去,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守亮、守宗啊,你们离开各自的方镇也有一段时间了,为了防止出现变数,你们还是尽快启程返回吧。”
杨守亮和杨守宗闻听此言,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齐声应道:“遵命!义叔!”
喜欢唐末,开局就被软禁请大家收藏:唐末,开局就被软禁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