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豆小说阅读网>玄幻魔法>人间风华> 第275章 太白含愤离长安,丹丘喻物宽心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5章 太白含愤离长安,丹丘喻物宽心劫(2 / 2)

元丹丘抚掌大笑,震得壁上经卷簌簌:“好个青莲火!且看这炉中物——”

丹炉轰然洞开,金砂如星斗迸射。

元丹丘不惜浪费这一炉珍贵的金丹,也要让李白亲眼所见之景,坠落的火光里,李白看见自己破碎的倒影重新凝聚:峨冠士子与散发狂客在焰色中合而为一。

五更鸡鸣刺破山雾,李白在《南华经》残页写下“欲济苍生未应晚”。漏窗飘入的雨珠晕开墨迹,恰似嘉陵江上未成形的漩涡。

元丹丘解下焦尾琴,弦动处松涛相和:“昨夜观你剑舞,倒是悟得新曲。”

琴声忽转激越,李白按剑而起。当“飒沓如流星”的泛音响起时,剑尖露珠里映出万里外的剑阁栈道。那些嶙峋山石在晨光中蠕动,竟似未成形的诗句在寻找宿主。

“太白,此去意欲何为?”元丹丘按住震颤的琴弦。

半块玉珏投入丹炉,玛瑙纹在火中化作青烟,李白潇洒一笑:“觅一座能听见地脉心跳的山,写首让黄河倒流的诗。”

道人袖中飞出泛黄道符,正面北斗七星图,背面“噫吁嚱”三字沾着蜀地红土。这声叹息将在十二年后化作《蜀道难》的起笔惊雷。

这短短的相会,两人同时默契的没有提及为何李白会出现在此地,元丹丘只是从李白画中的细枝末节里猜出了李白来意,于是以金丹之术的要义宽解好友那愤懑之心,让李白认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何物。

多年的颠沛流离让他渐渐忘记了自己想要进入官场的初心,为官从来都不是目的,只是过程而已,纵使官场再险恶又如何?他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早在年少之时就有定论了吗?

是了,知黑守白,和光同尘。

若是觉得这个世道不公,就不能只是自欺自艾,更不能掩耳不闻,而是更要投身其中,改变它!

纵使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也可以作为敲醒世人麻木的大钟,为这不公的世道发出第一声抗议。

这才是他想做的,要做的,必做的。

下山的石阶被宿雨浸成青黑。李白在第五十三级处驻足,怀中《长短经》残页飘出,墨字遇水显出血色批注:“大鹏同风起,扶摇不可摧。”空谷长啸惊起群鸦,回声撞在开凿佛窟的叮当声里,溅起满天朝霞。

他不知此刻的剑鸣与锤音,正悄然渗入峭壁间的栈道裂隙。待十二载春秋轮回,这些声响会在夔门绝壁上苏醒,化作“飞湍瀑流争喧豗”的千古绝唱。

远山传来玉真公主别馆的晨钟,李白仰头饮尽葫芦里的冷酒。最后一滴落在龙泉剑格上,映出东方既白的云海中,有青莲于虚空中绽开十二重花瓣。

喜欢人间风华请大家收藏:人间风华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