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豆小说阅读网>都市言情>铜雀宫深> 第71章 赋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章 赋税(1 / 1)

李承晔就这么大喇喇地不管不顾,一路将宜音从寝殿带到了书房。

忙起来的时候,两人谁也不会打扰谁,架起屏风,两人各坐一头,李承晔处理军务的时候宜音便在一旁看书,或者偶尔也动笔写写字。若是李承晔处理的是朝务,有时候说一两句,两个人便隔着屏风讨论起来。

禁军这边,沈玹已经借着城防的事情着手开始整顿了,只不过朝廷没钱,到了禁军这一头,手头便更拮据了,又有里面的世家子弟掣肘,改革推进起来很是缓慢。

为着这个他也忙的不行,不过如今成了家,做什么都比以前更有干劲。前几日的时候他才面见了摄政王,今日一早去营中,就把以前的巡防策略做了调整。

王爷的话不错,江南的流匪就是世家豢养肥的疯犬,仗着世家的势,他们已经在南边成了气候。现在朝廷派了卢二郎和仪鸾阁过去巡抚,那这些疯犬受了惊,定然会有动作。

他们的动作不会对着别人,目标就是长安,一则仪鸾阁加紧了这方面消息的跟踪,似的江南与长安的消息往来不如以前那般方便,他们必然要想办法同自己的主子联系。二则,江南的火已经起来了,不往长安烧,那世家意图借江南形势搅弄朝局的计划便落空了,这不是他们的行事风格。

所以李承晔在沈玹回禀了禁军整顿进度之后,便建议他从内部入手,借着查江南与长安消息往来之由,先将禁军内部的世家子弟踢出来。

“也不必太着急,逼迫得太狠了,反而不好。先抛出诱饵慢慢往出来钓吧,能钓多少是多少,但是你自己心里要有数,禁军掌管着长安城防,必须确保皇城内廷的安全无虞。”

沈玹忖着李承晔的话,心中一丝都不敢松懈,将任务安排下去之后,自己又往校场亲自转了一遍才放心。

就在沈玹加紧禁军长安巡防部署的时候,江南那边的流匪也动了起来。他们在这次朝廷派来巡抚的阵仗中隐约感到了一丝不同寻常,随之负责与长安那边来往的消息渠道也被陆续销毁。

没有了长安那边的支持,这些土匪就陷入了焦灼。这些土匪的起立,终极原因还要归结到朝廷。在宣宗朝后期,因着朝廷党争,世家争权,齐家就趁机在江南大捞了一笔。

那时候因着党争内耗,国库空虚,土地税收一年比一年重,其他地上还尚能维持,但是像江南这样,每年定期遭受两场水灾,过后那土地上几乎可以说是颗粒无收,而恰好就在那个时候,朝廷颁布了两税法。

所谓两税法,即是一改以往的丁身为本的赋税制度,变成以资产为宗。一年夏税、秋税两收,分为两次按亩积和田地质量征税。它代替了原先以人丁为依据的租庸调制,将原先的征租变成了征钱,以户税和地税为主,其实是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但是两税法实施的时候已经晚了。那时候朝廷因着党争,被世家瞅准时机架空,失去了有效地控制户口和田亩籍帐的能力,再加上当时边境不太平,年年打仗,军费耗费过大,各地方绕过朝廷,直接自立名目增税、摊派,而对此朝廷听之任之。

这些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老百姓对于手中的土地不再热衷,先是小户转卖给有钱的大户,后来大户又因为承担不起各种名目的土地税收,转卖给更有钱的地主,在这样一层层的土地使用权转卖过程中,价格也越来越低。这让世居江南的齐家看到了商机,他们一面授意当地地方官以军屯军需为由,更加大力地征税,另一面以更加低廉的价格收购更多的土地。

就这样,越来越多失去土地的百姓被逼上山成了流匪。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宣宗四十七年,终于在齐家嫡长子齐偲在江南与读书人起了冲突,顺势引发匪患暴乱之后,朝廷才终于重视起来。但是这个时候,江南一带几乎成了以齐家为首的世家的天下——土地是他们的,税收也敛进了他们的私库,就连江南建立起来的军屯都是世家在养。

宜音接过李承晔递过来的折子,看了许久,突然开口说:“据此看来,当年江南匪患爆发的时候,朝廷派兵去镇压的决策一点成效都没有,反而银子折进去又肥了那边的地方军。”

李承晔按了按眉心,说:“不错,剿匪只能用地方军,当时五皇兄先到江南,与土匪前前后后大小仗打了不下百次,但是越打地方官越有钱,朝廷填进去的银子源源不断进了他们的腰包。”

喜欢铜雀宫深请大家收藏:铜雀宫深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