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8章 该死的仪式感(1 / 2)

编剧部的总监对苏远佩服得五体投地。

苏远只用了一个《小丑》剧本,直接镇住华拿影业编剧部。

总监其实一开始是打算要挑毛病来为难他的。

但是看完剧本后,他真的是被这个完美无匹的剧本给深深惊艳到了。

他一来是无法挑出问题,二来是真的被苏远征服了,他认可苏远。

所以,此时他把苏远当成了伙伴,甚至是欣赏地对象,所以他更加不会为难。

于是,

剧本获得编剧部的总监认可,那么也就通过了华拿营业的审核。

非常顺利,苏远和华拿达成合作。

电影《小丑》将由苏远负责拍摄。

苏远心里也稍稍激动。

这部作品,不管是题材,还是故事,还是人物,其实都正中苏远的点。

或者说,正好是他很想拍的电影类型。

他一直都想拍这种反派的电影,尤其是反派如何变成反派,又为什么是反派,到底是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反派?

这样的、具有探讨性的、人性深思、社会深思的电影。

但是这样的电影在国内拍不了……

所以,苏远还得是来好莱坞找机会。

这不,《小丑》这个题材就让他碰上了。

这个题材,非常精准地戳中了他的好感。

跟《疾速追杀》不一样。

《疾速追杀》就是单纯的爽片,没有什么思考,没有挣扎,就是商业爽片。

《小丑》就大不一样,相当之好的一个题材。

可以说,这世上没有导演会拒绝这个题材。

从事电影,就是从事艺术。

从事艺术的人都有追求。

只要不受限制,只要不被资本要挟,那么任何一个导演都梦想着拍一部“限制级”题材的电影。

毕竟,电影是一门“现实”艺术。

这是一门向观众传达社会探讨的艺术。

甚至,这是一个向观众传达创作者的思考的艺术。

艺术,本就是创作者的表达。

只是电影这门艺术太难了,受限太多。

首先这不是导演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整个团队。

然后上面有审核,其他还有资本操控限制。

一层层下来,创作者很难向观众传达属于自己的思考。

苏远在好莱坞接下《小丑》,首先在题材限制上,可以拍国内没法拍的题材了,

在故事上,也可以大胆发挥。

在资本操控上,因为他也有投资,所以他的话语权相对来说比较大,是可以说得上话,可以说这个要不要改,那个能不能改的人物。

华拿影业的上级也看了一下剧本故事。

因为当时剧本总监把《小丑》剧本拿给他们的时候,激动得把苏远写的剧本夸得天花乱坠。

夸得地上没有,天上难找的珍贵样子。

华拿上级看他吹得这么狠,于是忍不住看。

这一步,真是怕总监把苏远给捧杀了……

毕竟,《小丑》做出的改动,是真的很大,很大胆……

华拿上级看完,敢不敢拍都不一样……

后来总算是一切顺利,

华拿上级大佬也对苏远写的剧本非常满意。

于是大手一挥,放心让苏远担当导演编剧,拉起《小丑》剧组开拍。

当然,开拍的日子没那么快。

不像《疾速追杀》,说干就干。

华拿还是相当稳得,毕竟不缺钱,安得下那份心,愿意跟苏远慢慢来。

最主要的就是要稳。

他们不想要快餐电影,他们想要的是经典。

甚至,

票房多少不重要,

至少,口碑不能崩!

至少,这部电影至少得有一个亮点,有一个让观众认可,喷不动的亮点。

华拿不缺钱,所以他们深知打造经典,打造质量的重要性。

因为不缺钱,所以他们对合作的导演就一个要求,别拍烂片拖累他们的口碑。

当一个人不缺钱,那么就要稳住口碑了。

就像是啥啥人物,搞了啥啥事情赚到暴利,但是对外,要树立起自己的良好社会形象。

俗称,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不过,苏远拍《小丑》,却不是跟你当面一套背面一套。

小丑厌恶所有的虚伪。

他这个反派,就是要揭开那些虚伪的人的善良面具!

华拿知道苏远即是一名技术高超的导演,同样也是一名演技厉害的演员。

但他们的决定是只让苏远当导演,不请他当主演。

其实如果真要让苏远演小丑这个人物,他还真不敢接。

要知道,小丑之前的演员,希斯莱杰大神,那可是把小丑演绎得登峰造极了!

如果让他一个华夏人来演小丑,他自认不管怎么努力,都赶不上莱杰大神。

而且,他其实甚至觉得好莱坞里都很难找到一个可以把小丑再次演绎出一个高境界的演员。

毕竟,这一版的小丑不是蝙蝠侠电影里的后期的小丑。

《小丑》电影里,要讲述的是小丑如何成为小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其中非常考验演技的,是小丑内心的挣扎、身体的挣扎,精神的挣扎。

一步步,走向深渊,成为深渊的王!

小丑的转变,需要极高的演技来演绎,才能塑造出这个人物。

这就需要,一个功底相当扎实,演技恐怖的演员才能胜任。

华拿也深知选演员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放慢电影拍摄进度,也只是为了筛选演员。

苏远作为导演,他同样被华拿委以重任,和另外几名老师一起担任《小丑》的演员选择。

其实华拿这样一搞,他就感受到一种很大的压力。

跟狮门影业合作还没有这种压力,因为《疾速追杀》就是直接干就完了。

当时一拍板就开拍了,拿钱,演员直接电话找,来得了就来,愿意来就来,不愿意的就找另一个。

没什么仪式感,直接拍!

所以苏远根本没有感受到压力,只感觉拍《疾速追杀》的时候很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