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家见状,便起了心思想要将家中子弟送到程老爹面前受教,所以这阵子给程老爹递的拜帖多了,不相熟的被拒了,但有些友人的帖子却拒绝不了。只不过对方提出拜师的请求时,还是会被拒绝了。程老爹的理由是,他年纪大了,精力不足,光家中几个孙子已经够教他操劳了。他没说的是,眼下程家风头日盛,再接收这些子弟,难免有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之嫌。
男人们议论的是程老爹,女人们则议论的是程韵。特别是在打听到程韵两个举人儿子尚未婚配后,京城有些家中有适龄女儿的都打起了小算盘,纷纷托人情要一份程家的请帖,打算借此看看两个儿郎端的是什么品貌。若看得上眼,也能借这次宴席和程韵搭上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些还不算什么,在不知是谁打听到皇长子也会参加这场宴席后,上门求帖的人更多了。程家好些人都不便推却,临了,又增加了十桌。
等到开宴那天,不少出席的人才清楚得意识到,不显山不露水的程家,人脉却着实了得。不说六部、都察院等实权部门都有相熟的高官,甚至连内阁的阁老都来了三个,为首的洛阁老看起来和程家已经退下来的前任祭酒特别的熟络,这让好些不清楚程家状况的人都暗自惊叹。
开宴吉日刚好是休沐,因此所有拿到请帖的人家都准时出现了。男女分席,亲友和官场上的相交也划分了区域,免得不相熟的人混在一起,大家都尴尬。每张桌台上都放置了名单,要说这名单的安排着实杀死了程韵许多脑细胞,比如哪家和哪家是有矛盾的,不能坐一块,还有论品级高低,论年资辈分,每一项都得考虑,否则宴席当天出了什么意外,都会让整个京城看笑话的。
为了防止宴席当天出什么经典的落水意外,程家宅子里引进的那汪湖水的围栏都加高了许多,花园以及一些厢房等不被注意的犄角旮旯都安排了人守着,可以说是一点机会都不留给那些心思不正之人。
这些活当然不止程韵一个人干,程家其他人都参与了进来,不过投入精力更多的是程家的妇人,男人们更多的是负责邀请和提意见。
当天,程韵接待了几个大佬和工部的同僚后,去了女席那边,讲真的,让她凑在同僚席上说话,还不如听内宅夫人们讲些轶事来的好,面对着同僚,她总会觉着自己还没下班。
今天出席程家的女眷可不少,足足坐了二十桌,除了一些和程韵差不多年纪的夫人外,更多的是一个个青葱少女。每个少女看起来都像是精心装扮过的,只不过,不知道她们是打扮给隔壁院子的皇长子看的,还是除了程笃之外的三个举人看的。
程韵和二嫂接待女眷,两双眼睛如探照灯一般,似乎想要立刻从这堆少女中揪出合适的儿媳妇。二嫂自不必说,为的是程慎这个大龄未婚青年,程韵则是为了林轩,至于林墨,他还小,可以寻摸着,但不急。
林轩如今都十八岁了,搁在别人家,说不定孩子都有了。京城里,甚至已经有些人在传言说程韵这个嫡母面甜心苦,庶子都那么大了,亲事都还没定下来。
林轩听到消息后,气得不像话,程韵借着他过来安慰她的机会,顺势提起了他的婚事。
当时,林轩是这么说的:“我想找个小官家的女儿,只要人品好,长相过得去,能够一心一意和我过日子就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方自己和家人都不能是那种野心特别大的人。”
程韵对于林轩的要求倒没有什么不理解的,从他主动学农事还是每次去新谷村调研那副认真样,他以后肯定是走外放的路子,不会在京城熬资历,所以,妻子的支持和理解很重要。
所以,此刻,程韵主要将目光放到了小官家的女眷里,至于那些一品两品的,她林家也高攀不起。
巡视了一圈后,没有看到什么合眼缘的,开席后,程韵便坐回了席位,琢磨着等下送人时再接触接触这些女眷。
这种饮宴没有“食不言”的规矩,大家都比较轻松,一边享用美食,一边轻声细语的说话,场面倒是很和谐。
这时,坐在程韵旁边的户部尚书左夫人见到她若有所思,便轻声问道:“怎么了?”
程韵望向左夫人,自从第一回去左尚书家做客见到左夫人后,两人便成了忘年交,听到她问,程韵便将打算给林轩定媳妇的事说了出来。
左夫人听到后,似是有备而来的,直接给了程韵一个儿媳人选。她悄悄指了指不远处一席面上的一个女孩说道:“今年刚入京的大理寺少卿全大人家的小女儿,叫全佳惠,今年十七岁了,尚未婚配。我女儿向南和她娘亲韩氏是好友,对这姑娘知根知底,她不仅才学了得,而且擅长打理中馈,最重要的是为人极孝顺懂事。若不是刚入京名声不显,且年龄有些大了,恐怕早就被人聘走了。”
喜欢学霸婆婆有系统请大家收藏:学霸婆婆有系统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