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豆小说阅读网>科幻灵异>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 第297章 逐渐消失的四川方言: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7章 逐渐消失的四川方言:奘(2 / 2)

民国二十四年《云阳县志》卷十四《礼俗下·方言上》: “奘,大也。”

唐枢《蜀籁》卷四: “福大命奘。”

另外用于形容粗蠢之人的“奘棒”,也发生了音转,今多发音如“zuá棒”。

“奘棒”一词,文献中也多有记载。

光绪八年《黎平府志》卷二下《风俗·方言》: “粗蠢曰奘拌,曰蠢笨。”“拌”与“棒”音近。

清Adam Grainger《西蜀方言》: “你才是个奘棒。”

民国《普安县志》卷十《风土志·方言》: “愚笨曰奘棒。”

民国十五年《南川县志》卷六《土音土语》: “奘,与驵(庄上声)音义皆同。马粗大曰驵,人粗大曰奘,俗语讥人笨实曰奘棒,当用此字。”

清咸丰四年《兴义府志》卷四十二《风土志·方言》: “愚蠢曰壮棒。”

民国三十七年稿本《兴义县志》第十一章《社会》第一节《语言·汉语方言》: “愚蠢曰壮棒。”

前面介绍了,“壮”与“奘”有时同义,都有“(粗)大”义。后面两条,“壮棒”实际即“奘棒”。

综上,“奘”字在四川方言中的“消失”,实际都是发生了音转,今四川方言中的“跩实”实际为“奘实”,单用形容大的“跩zuái”实际为“奘”,“zuá棒”实际为“奘棒”。所以本文的“消失”,加了引号。

喜欢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请大家收藏: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