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豆小说阅读网>玄幻魔法>世宗福临> 第一百六十二章 南巡(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二章 南巡(八)(2 / 2)

谷贱伤农,谷贵害农,于是平准令应运而生。贵的时候低价抛售粮食,两价格打下去。便宜的时候以一个合理的价格收购粮食,保证老百姓的收入。

“有没有大小斗,或者淋尖踢斛的现象呢?”

明朝在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后,不再征收实物税,而是改收银子。如今嘛,大清是农税收实物,商税收银子。

全收银子对朝廷有好处,可对百姓可就不那么好了。

百姓需要先拿粮食换银子,再用银子来交税。换银子这个步骤,那可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每到秋收的时候,粮商就恨不得百姓把粮食免费送给他,要是能赔钱那就更好了。

到了那时候,属于是买方市场,哪怕再低的价格你也只能咬牙卖粮。不卖粮就换不到银子,换不到银子就没法交税。

宗室和读书人已经不交税了,普通人再不交税,那还得了?

其实收实物,百姓同样容易受到盘剥,就比如福临说的大小斗和淋尖踢斛的问题。

大小斗主要是借贷方面,小斗出大斗进。当然,也有大斗出小斗进的,这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田陈代齐的时候。

淋尖踢斛也容易理解,斛就是装粮食的容具,二斛等于一石。通常情况下,百姓交税只需要将斛装平就可以了。

但是为了盘剥百姓,税吏会让百姓将斛装得满满的,上面还要堆出一个尖来,这就叫淋尖。斛是底小口大,尖堆高了,可能能多装个两三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踢斛就是用脚踹斛,这都是需要经年累月的练习的。一脚下去,斛不动,上面的尖儿都落在地上。地上的粮食不允许百姓回收,美其名曰损耗。

“以前还是朱皇帝的时候有,现在没有了。乡里的祁大人负责收税,他一个人哪里收得动,不还是叫乡里乡亲的帮忙吗?”

“都是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谁去做那种生儿子没屁眼的事。”

农户话虽然糙,但福临听着特别舒服。下面的官员没有盘剥百姓,怎么能不舒服呢?不过也有可能是新任命的官经验不足,还没有学会如何盘剥百姓。

这事还得看长期,不能满足于现状,现在不盘剥,也要保证以后不盘剥。谁敢在税上面动手脚,本人也要做好断头,断手脚的心理准备。

两人聊着聊着,一个女的拎着个篮子走了过来:“当家的,吃馒头了。”

是农户的妻子给农户送早餐了,夫妻两都是天刚蒙蒙亮起床干活。男的下田里干活,女的在家做饭,喂猪,喂鸡鸭。

猪和鸡鸭都是去年用卖粮食的钱买的,肉到时候还是要留着卖钱,下的鸡蛋鸭蛋才留给自己吃的。

福临也混了个馒头吃,味道还不错,嚼起来非常的香甜。“大婶手艺不错,大叔有口福咯。时间也不早了,你们还要干活,我就不耽误你们了。以后若是有空,再来找大叔聊天。”

福临穿着沾了泥水的衣服,带着侍卫回到了营地。大玉儿白了一眼,已经不想说什么了。这事见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只让他快点把衣服给换掉。

很快,船队重新启航,沿着浑河重新向天津驶去。有了南哥驿村的先例,福临每驻跸一个地方,都会请当地村子里的老人吃顿饭,再送上一点物资。

一个村多则二百来户,少只有几十户,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也不过二三十来个。请吃饭和送物资这点开支,朝廷还是承担的起的。

而每到一个地方,福临也会深入村里,和百姓们好好聊两句,从他们的嘴里了解一下当地的实情。

沿着运河航行了几天,船队抵达山东境内。

喜欢世宗福临请大家收藏:世宗福临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