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老尼见到阿济格尼堪带着几名亲兵闯入庵中,也不带害怕,反倒是主动与其答话:“施主可是要敬香?”
满洲受蒙古影响,多信佛教,不过是藏传佛教。阿济格尼堪自然也不例外,藏传汉传都是佛,既然遇到就是缘分,没理由不拜一拜。
“正是!只是不知庵中供奉的是哪位菩萨。”阿济格尼堪见塑像是妇人打扮,手里还提着一个竹篮,对汉传佛教并不熟悉的他疑惑的问道。
“这是鱼篮观音!”牡丹老尼便将观音此法相的来历告知。
“原来如此!”恍然大悟的阿济格尼堪,在观音像前恭敬的上了三炷香。上完香后又对着牡丹老尼说道:“在下行军至此,进庵实属碰巧,因而未带香油钱。若是血战之后,在下侥幸存活,定会再来贵庵。”
说完阿济格尼堪头也不回的离开了红庵,直到他走后才有几个年轻的尼姑从门后走出。
出了庵观之后,阿济格尼堪继续率部南行。可没走多远,就碰上了北上的孙嘉绩部。
看到明军出现,阿济格尼堪喜不自胜。他这一营一千人马都是军中骁勇,明军在他们眼中就是一个个的军功。
反观孙嘉绩这边,招募来的义兵和蔡启僔招募的乡勇差不多,没正儿八经打过仗,最多就剿过几次匪。见到清军出现时,还有些不知所措。
孙嘉绩部明显有些慌乱,尽管已经下令列阵,但是依旧有义兵在乱窜。而阿济格尼堪这边却截然相反,只一个命令,千余人便已经结好方阵。
“将士们,此乃我部征浙初战,必须克尽全功,随我冲上去击溃这伙明军。”
虽说喊的是冲,但是方阵还是用走。第一排士卒扛着长牌,第二排士卒将燧发枪架在盾牌上面虽是准备发射,第二三排的火枪兵也装填好了弹药。
行进了五十步,孙嘉绩这边才结好阵。孙嘉绩的义兵军备比蔡启僔的乡勇要好一点,有百来杆火绳枪,还有两百把弩。见清军靠近,孙嘉绩便下令士卒们发射。
火绳被点燃,啪的一声巨响,冒出白烟的同时,弹丸也飞出枪口。随后弩兵在缝隙中向前一步,扣动扳机,将弩箭射出。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噼啦啪啦打在长牌上,一点杀伤力都没有。
不多时,清军也开始发射燧发枪,一连开了五轮枪,前排的盾兵举盾冲锋,中间的火枪兵让开道路,让后排的步卒冲锋。
两方人马厮杀在一起,不断有人倒下。虽然清军人数少,但配合的亲密无间,总能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
当最勇猛的义兵被斩杀后,溃败已经不可避免。
这一幕就发生在红庵不远处,厮杀声能够准确传到一众尼姑耳中。
“南无阿弥多婆夜!”
一众尼姑在牡丹老尼的带领下,念起了往生咒。
喜欢世宗福临请大家收藏:世宗福临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