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耀带领兵马,小心翼翼地向蜀兵营地进发。行军途中,副将看着四周阴森的山林,不安地说:“将军,我总觉得这四周透着诡异,莫不是有埋伏?” 费耀脸色凝重,握紧了手中的长枪:“切莫自己吓自己,小心戒备便是。” 可刚一进入蜀兵设下的埋伏圈,只听得一声令下,伏兵四起。费耀大惊失色,喊道:“不好,中计了!快突围!” 但蜀兵早有准备,包围圈越缩越小。费耀左冲右突,却始终无法杀出重围。眼见身边将士越来越少,自己又走投无路,绝望之下,费耀拔刀自刎,命丧当场。临死前,费耀喃喃自语:“我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早知道听曹真的,不来趟这浑水了。”
诸葛亮见费耀中计,又将计就计,设下埋伏,杀败前来劫营的孙礼、张虎。曹真连遭败绩,心中畏惧,在营帐中对众将说:“诸葛亮实在太厉害了,我军连番受挫,如今只能坚守不出,等待时机。” 众将纷纷点头称是。这时,有个将领小声说:“这诸葛亮是不是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啊,咱干啥他都知道。” 曹真瞪他一眼:“再乱说,把你扔出去喂诸葛亮的乌鸦!”
蜀军虽然连胜几阵,但粮草转运却成了大难题。诸葛亮在营帐中与众将商议,他忧心忡忡地说:“蜀地山路崎岖,粮草难以长久接济。若粮草供应不上,大军必将陷入困境。如今只能安排乘胜收兵。” 姜维问道:“丞相,那退兵之事该如何安排?” 诸葛亮微微一笑,说:“我已暗中派人送密计给魏延,详细告知其退兵之策。” 这时,一个小校好奇地问:“丞相,您这密计是不是写在树叶上,让鸟给魏延送去的?” 诸葛亮笑着摇摇头:“你这想法倒有趣,不过不是如此,到时你便知晓。”
当夜,蜀兵依照诸葛亮的指示,悄悄拔营起寨,准备撤退。王双得知蜀兵动向,心中大喜,对麾下将士说:“这可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蜀军撤退,必定慌乱,我等定要将他们一举拿下!” 于是,王双一马当先,率领大军紧追不舍。一口气追到二十余里,眼看就要赶上蜀兵,心中正暗自得意之时,左右忽然来报,称背后营寨火起。王双大惊失色,喊道:“不好,中计了!快回马救援!” 当他行至山坡前,忽然一骑从树林中如闪电般冲出,魏延大喝:“魏延在此!” 王双措手不及,被魏延一刀斩于马下。魏兵见主将被杀,顿时惊恐万分,四散逃走。魏延提着刀,笑道:“王双啊王双,你还嫩了点,诸葛亮丞相早把你算计得死死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东吴群臣见诸葛亮连胜曹真,纷纷簇拥孙权,劝其即皇帝位。张昭说:“主公,如今东吴国力强盛,民心归附,又有诸葛亮连胜曹真之势相助,此时主公登基,定能振奋人心,稳固我东吴政权。” 孙权见群臣心意已决,便顺应众意,在武昌郊外筑起高坛,举行祭天仪式。当日,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孙权身着龙袍,头戴皇冠,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登上祭坛。张昭高声喊道:“吾主孙权,今日登基,改黄武八年为黄龙元年!” 随后,孙权立子孙登为太子,以稳定国本。孙权登基后,对众臣说:“朕志在四方,即刻准备兴兵伐魏,同时派使臣前往蜀国修好,与蜀国联手,共抗魏国。” 这时,有个大臣笑着说:“主公,以后咱们是不是得叫您‘孙皇帝’啦?” 孙权也笑着回应:“叫什么都行,只要能把魏国拿下,都随你们。”
诸葛亮得知孙权登基之事后,对后主刘禅说:“陛下,孙权登基,此乃东吴盛事。我等应派使者前往祝贺,并邀孙权共同起兵,东西呼应,伐魏大业指日可待。” 后主刘禅点头道:“一切皆听丞相安排。” 诸葛亮自己也在蜀地整顿兵马,秣马厉兵,准备乘机进兵。刘禅好奇地问:“丞相,孙权当了皇帝,会不会变得更威风了?” 诸葛亮笑着说:“陛下,他威风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咱们能携手抗魏。”
此时,陈仓守将郝昭病重,生命垂危。诸葛亮得知这一消息,在营帐中兴奋地对众将说:“此乃天赐良机,郝昭病重,魏兵军无主将,人心惶惶。我军即刻发起猛攻,定能一举夺下陈仓!” 于是,诸葛亮率领大军向陈仓发起猛攻,一举夺了陈仓。随后,他又命魏延领军攻打散关,魏延领命而去,凭借勇猛与智谋,顺利取了散关。诸葛亮见战事顺利,便亲自领大军三出祁山,剑指魏国。诸葛亮笑着对众将说:“这陈仓和散关,就像两块肥肉,被咱们轻松拿下,魏国这下可要肉疼了。” 众将大笑。
魏国这边,曹真病重,卧床不起。魏明帝曹叡得知前线战事不利,曹真又重病在身,心中焦急万分。他在宫中召集众臣,忧虑地说:“如今吴蜀联合,前线战事吃紧,曹真病重,这可如何是好?” 司马懿出列,拱手说道:“陛下莫急,臣愿总督兵马,迎战吴、蜀大军。” 曹叡大喜,连忙说:“有仲达都督,朕便放心了。” 曹叡接着开玩笑说:“仲达,你可别让朕失望,要是把吴蜀都打跑了,朕赏你一座大宅子,里面全是美酒。” 司马懿微笑着说:“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司马懿接到命令后,在营帐中与诸将分析局势。他说:“东吴国内新帝登基,诸事繁杂,短时间内不会轻易出兵。我军应集中兵力,专心抵御诸葛亮率领的蜀军。诸葛亮用兵如神,料定他此次出征必取陇西,我命郭淮、孙礼二人引军从小路去守武都、阴平两郡,以防蜀军偷袭。” 郭淮、孙礼领命而去。然而,司马懿万万没想到,诸葛亮早已算到他的安排,提前让姜维、王平领军出发,趁着魏军不备,顺利取了两郡。司马懿得知此消息后,懊悔不已,叹道:“诸葛亮果然神机妙算,我还是棋差一着啊!” 一计不成,司马懿又生一计,他对张合、戴陵说:“你二人领一支精兵,乘夜劫营,突袭蜀军,或许能扭转战局。” 张合、戴陵领命而去。张合一边走一边嘟囔:“这诸葛亮太难对付了,希望这次劫营能有点效果,不然回去又得被司马懿骂。” 戴陵苦笑着说:“骂就骂呗,总比打败仗强。”
张合、戴陵率领魏军冲进蜀营,却发现营中空无一人。张合心中一惊,喊道:“不好,中计了!快撤!” 可话音刚落,四周伏兵尽出,喊杀声震耳欲聋。魏军陷入重围,被杀得丢盔弃甲,损兵折将。司马懿连番受挫,心中无奈,深知诸葛亮难以对付,只得下令坚守不出,对众将说:“诸葛亮智谋过人,我军连番失利,此时只能坚守,等待时机再做打算。” 众将皆点头称是。有个将领抱怨道:“这诸葛亮,比那铁打的城墙还难对付,咱们啥时候才能赢他一回。” 司马懿瞪他一眼:“再抱怨,把你派去给诸葛亮当亲兵!” 众将不敢再言。
喜欢熟读历史知识玩转古代世界请大家收藏:熟读历史知识玩转古代世界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