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饭的时候,刘导其实没说太多东西。
当时他只是习惯性的说了一些严导的拍摄思路,以及今天录制的这些个人采访后期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虽然老刘口口声声说这是网综不重要,但毕竟这是李诗情的第一次掌镜。
能多教她一些东西,接下来的工作也能更顺利的进行。
没错,当时的李诗情并没有导演的想法,虽然老刘之前说让李诗情试一试,但所有人都清楚开玩笑的成分居多。
可偏偏在这个时候,李诗情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为什么选秀综艺的选手都希望可以夺冠?是因为荣誉吗?
不,这种比赛的荣誉不值钱,因为本质上就是一档综艺节目,不具备权威性。
选手之所以渴望夺冠,不是因为夺冠本身,而是因为夺冠这件事情所带来的附加价值。
只有赢了,才能进入到下一轮,才能获取更多的镜头,而这些镜头能让更多的人认识你,从而得到关注,获得惊人的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古早时期的电影演员能压电视演员的原因。
因为早期电视剧是免费的,很多电视剧演员虽然被大众喜欢,但他们却没办法将这部分的喜欢变现成利益。
但电影不一样,要观众真金白银的花钱买票。
所以很多演员从拍电视剧变成拍电影,因为他们需要打通电影行业,只有这样才能在广告之外,增加一条变现财富的道路。
从电视剧到拍电影,本质上就是在变现财富。
但财富的变现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要有东西能变现。
所以选秀节目的关键,不在于你的名次,而在于你的表演是否能吸引更多的人注意到你。
更加直白的说法就是输赢不重要,关键要看你是否出彩。
但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天赋。
所以他们只能通过更多,更长时间的镜头,从而让观众认识你,通俗的说就是没红的能力,可偏偏硬要捧红。
这也是为什么新时代的流量明星会让人厌恶的原因,比如某个流量跟老一辈的歌手唱了首歌,当天就空降到热搜。
如果自己是一名选手?
李诗情一定千方百计的想办法留下来,但她的情况不一样。
参加综艺节目是为了流量,为了有更多的曝光度,但作为一名拥有千万级粉丝数量的超级网红,李诗情不缺流量。
现阶段的她,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流量积累。
老祖宗有句话叫做过犹不及,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凭空出现一位超级网红,就好像强行塞进你的脑子一样。
喜欢的人是真的喜欢,但对于不喜欢的人?
路转黑就是这样,很多流量明星就是因为不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才会被路人群起而攻之。
这也是为什么李诗情不能夺冠的原因。
站在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现在需要考虑的不是让粉丝满意,而是增强自身的路人缘。
但李诗情又不是一般的网红。
她不缺钱,也不需要将这部分粉丝变现成财富,参加这个节目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兴趣,还有就是想要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导演。
毕竟这也算是给之前寒窗苦读十几年的一个交代。
不过有一点,导演很复杂,不是说你想当就能当。
老刘之前就跟李诗情说过,要循序渐进。
剧组里大多数的安排,并不是你有这个能力就可以去做,况且她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资历,即便有严导和老刘。
很多时候,李诗情也只能在现场打杂,但这并不是她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