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自己别说发展的怎么样,连营业执照都要下午才可以拿到手中。
他虽然被许婕说服,准备大干特干网络传媒,但大步容易扯到裆啊。
…
“乔先生。”
“我们不如先谈谈价格。”
许婕第一次没有完全顺着乔森,她脸上淡定的很,停顿后解释道:
“这个写字楼可能刚好适合,我们或许应该在初期就学会包装自己。”
许婕说着,美眸闪烁。
要她说,乔森这个弟弟有够傻的,可能从另一方面讲真不适合创业。
她不期待对方是个商业奇才,也不怀疑对方的能力,她只考虑环境。
50万可能对乔森来说没什么,但对于刚供完女儿留学的许家人来说。
许婕投进去的50万,从另一方面讲真能影响到弟弟,这是弟弟的钱。
而她之所以要投这笔钱,自然有让它不亏,可能还会有回报的办法。
如果是其他人,别说她会不会出现在这里,起码跟投上面不太可能。
但乔森不一样。
许婕有的是办法,包装这家小公司,从而获得足够大的天使投资。
互联网企业,第一笔大额收入永远是天使投资,要学会和资本握手。
虽然传媒公司和科技公司不一样,的确有明显成绩,才会得到青睐。
但以许婕对乔森所有信息的了解,有信心在两个月内,便获得投资。
游说、攀助人脉、拉伽太银行的虎皮,在乔森身上这些机会太多了。
单单那张伽太银行黑金卡,虽然是没有礼宾团队,排场上弱化很多。
但,它是真的黑金卡啊!
单凭这张黑金卡,她就可以游说不少人投资,更何况MCN真是风口。
有些行业的确需要实力,但大部分行业,加上风口真的可以用钱堆。
用钱堆出一个大公司,无论是上市还是自我吸收,该盈利的不会亏。
许婕对乔森的条件很有信心。
所以在股份上她不敢多要,更没有想过有一天,选择退股收割资金。
她和乔森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个基准原则她到什么时候也不敢忘。
——
“那…”
乔森有些犹豫不定,对于没有创业过的他,很多思维逻辑受到局限。
他不知道许婕怎么想的,只觉得有道理,而穷人思维让他瞻前顾后。
如今许婕也是创始人之一,无非是不挂职,毕竟她还是伽太的员工。
她依旧留在伽太银行,要比她挂这里的总经理还重要,她自己说的。
但她依旧是股东,乔森望着眼前生机勃勃的园区,最终对许婕道:
“那咱们先去谈谈吧?!”
…
“好。”
许婕闻言抿嘴大方的笑了笑,随即两人从露台处,示意吴宗伟回室内。
坐下去没多久,许婕凭借自己的口才,把这栋写字楼从3.8谈到3.5元。
3.5元/平米/天。
见吴宗伟不再让步,已经陷入僵局,乔森戳了戳许婕示意先离开。
起码,回去考虑考虑。
3.5元,相当于租这栋写字楼,他们每个月为此要付出36万的房租。
许婕入股那点钱,也不过只够支撑租一个半月,这是打肿脸充胖子。
东塔大厦写字楼,那套500平米因为不在商圈,相对来说比较便宜。
不过人家都是精装修,虽然没有多少软装家居,不能租下来就办公。
但的确在大望路这边很便宜。
8元/平米/天,每月12万。
大厦里8元,这栋写字楼3.5元,不过有些事情,不能单看字面数字。
不是谁都能用得起3500平,更何况这里面还包括露台和前后花园。
这些跟办公没太大关系,但也会算价格里面,没有实力真租不起啊。
而大厦不一样,500平米几乎非常精炼,所谓小而精面积都用的到。
乔森相中了这个园区,2015年才彻底开放,里面精装非常的大气。
有那种影视剧里职场的氛围,无论办公室还是园区环境,都很漂亮。
大到整体建筑的美观,小到园区里的路牌、道路、绿化等都很高级。
虽然挨着SKP这个商圈,但它东边是东四环桥,地理位置上稍差点。
每个月12万房租,乔森还可以接受,毕竟传媒回流资金周期不长。
…
“乔总,许总。”
“等等!!”
乔森和许婕走到法拉利旁,准备去别的地方看看,看看别的办公楼。
只是吴宗伟原本要锁门拉闸的,但中途接了个电话,连忙追了出来。
乔森和许婕对视一眼,皆看向有些微胖,跑了几十米便喘的吴宗伟。
“吴经理,怎么…”
…
“2块!2块怎么样?”
喜欢财富自由后,我深情了请大家收藏:财富自由后,我深情了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